阅读记录

第210章 化解郗超诡计[2/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康府邸还是乌衣巷中吗?”
      “是,微臣还住那里。”
      “记得当年朕还是琅琊王时,曾去看望过老广陵公一次,记得府上房子不多,且甚是老旧啊。”
      “还是过去那些房舍,虽然不多,臣及家眷够住,够住。”
      司马丕思忖了一下又道:“建康城中,你可看好哪一处风水之地,朕再派人给你建造一所广陵公府,另外你的‘采邑也该增加了。”
      陈谦忙伏地,连连叩首道:“古人云‘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⒐闹?痹蛲?渖怼!?窈?簿壑诔?遥?煜律?唬???杳竦┫Υ?溃?铱嗖豢埃?率咕?是薏话舱恚?巢桓饰丁N⒊忌砦??荆?诓荒芪??钟牵?獠荒艿雌胶?病N缫罐研模?稳毯伟?岂敢再受田园美宅?”
      帝深为感动,沉吟良久,缓缓道:“自父皇登基以来,迄今已历三十六载,内有权臣外有割据,更有胡虏虎视眈眈,战战兢兢,忧心忡忡,朕都看在眼里。”
      说着,司马丕泪流不止,继续道:“卿多年为朝廷出生入死,忍辱负重,忠心耿耿。朕虽在潜邸亦看在眼里,朕初登大宝,还要仰仗卿外御胡虏,内安朝政。”
      “颍川陈氏,世受国恩,为大晋,为陛下,虽肝脑涂地,亦是在所不惜!”陈谦不敢再坐,站起身来,重新大礼下拜,匍匐在地。
      翌日晨,辰时,陈谦带着刘牢之和亲兵来到桃叶渡。
      渡口处,官船静静的停靠在岸边。
      朝廷文武大臣几十人皆站在秦淮河畔等候。
      江南已是梅子黄熟,布谷鸟、杜鹃声声啼唤,细雨如烟。
      陈谦下马,心中也是诧异,离开建康也不是第一次了,都是自己上船自己走,从未有人送,而且还是这么多人。
      再仔细一瞧,哈哈,几乎都是倒桓派。
      看见站在最前面的是白发苍苍的尚书令王述,陈谦抢步上前,躬身一揖道:“何敢劳尚书令亲自来送啊。”
      “太尉,您为大晋独撑危局,朝廷上下,百姓士子,谁人不知?老夫无能,无法抗衡乱臣贼子,只能来略表敬意。”王述赶忙还礼道。
      陈谦知道他说的是桓温,劝慰道:“尚书令勿忧,在下有生之年,绝不让乱臣贼子得逞。”
      “如此,老夫就放心了,老广陵公在天之灵也就安心了!”王述激动不已,连连躬身施礼。
      陈谦看向他身后,是身材魁梧,铁面无私的孔严,赶忙躬身施礼道:“叔父也来了。”
      “太尉——”孔严躬身施礼道。
      “称贤侄。”陈谦打断了他的话。
      “卑职不敢!”
      “哎——”陈谦负手叹息道:“你俩是我父老友,何必如此生分啊。”
      再往下看,忽然看见了谢安,不觉心中一惊,他不是在桓温那里任司马嘛。
      “安石?你怎么回京了?”
      谢安躬身施礼道:“禀太尉,卑职之弟谢万上月病故,卑职向大司马告假,回家丁忧。”
      “万石他——”陈谦心中不忍,搀扶起谢安道:“他在我麾下,我未能照顾好他,还望安石兄见谅啊。”
      “家弟被贬,纯属咎由自取,德不配位,太尉已然助他许多,切莫自责,卑职历历在目,谢家铭记在心。”谢安惶恐道。
      “颍川陈氏与陈郡谢氏也是世交,安石啊,谢家就靠你啦。”陈谦语重心长地道。
      “卑职谨记太尉教诲!”
      陈谦掠过躬着身子的谢安,看见了站在他身后的郗?帧
      走过去,拱手道:“光禄大夫也在啊。”
      “卑职送的不是太尉,送的是大晋柱石,万民之楷模。”郗?止?淼馈
      “咳咳,过了,过了,”陈谦搀扶着郗?值氖滞螅??潘??叩陀锏溃骸傲畹鼙徽叮?悴还治衣穑俊
      “重熙之罪,罪不容诛,胆敢行刺太尉,人神共愤!”
      “好,好,多谢光禄大夫百忙之中前来相送。”陈谦还礼道。
      再向后走去,看见一面容清秀的四品文官,依稀觉得面熟,抬头仰天想了想,此人长得依稀有些殷浩的影子。
      于是,朗声问道:“这位大人是——”
      “卑职晋陵太守殷师,参见太尉。”
      “哦哦,”陈谦点头想起来了,这不是殷浩的堂弟嘛,怪不得如此像。
      “你有个儿子,叫殷仲堪?”
      “是,犬子殷仲堪尚在襁褓,太尉如何得知啊?”殷师诧异道。
      “啊,咳咳,好好培养,世家子弟皆是朝廷基础根本。”陈谦轻咳两声,掩饰尴尬,因为他知道,殷师之子殷仲堪将来也算是个人物。
      殷师心中窃喜,这说明一点,太尉对陈郡殷氏有所关注。
      赶忙躬身一揖到地,“卑职定不忘太尉教诲。”
      在人群中转了一圈,见一人白发苍苍,以为是哪位老臣,走近一看,是会稽内史王彪之。
      他正直无私,从二十岁就白发苍苍了,现今已经年过五旬了。
      “散骑常侍去了会稽任内史,治下可富足安宁否?”陈谦问道。
      “禀太尉,卑职自从去了会稽,政令举措主民生,轻徭役,当地豪族有所收敛,更有三万多户先前逃离会稽的人因而回郡定居。”
      “好,很好。会稽乃我大晋人口最多的大郡,不但是拱卫京师的东南门户,还是经济、文化之命脉,王大人可要用心经营啊。”
      “卑职记下了。”
      转身时,看见了当年自己任安东将军,初掌兖州时的老部下,江左文宗袁宏,“彦伯兄,哈哈哈,幸会啊,高升为祠部尚书了。”
      “卑职参见太尉。”袁宏躬身施礼道。
      “哈哈,彦伯兄,升平元年的八月十五,我接了你的信,马不停蹄北上解洛阳之围,你欠我一席酒宴啊,外加一篇诗文。”陈谦笑着道。
      “卑职一直感怀太尉,如此给卑职脸面,”袁宏一脸感激地道:“太尉不计个人前嫌,驰援洛阳,高风亮节,一秉至公,实为大晋之楷模啊。”

第210章 化解郗超诡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