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 无言的王通[2/2页]

大明之建藩海外 胜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王通是要跪下见礼的,因为他位置太低,另外要说的事情也大:“臣以为,眼下当尽快召回赵王,将其圈禁,进而与倭国修好,令其王子诸孙前来我大明就学,如此一来,可效盛唐之风!”
      朱棣微微颔首,算是对王通跪礼的回应。
      在这年头,上朝以及普通事情是不用跪拜的,不过要是有人喜欢跪,那皇帝一般也不会太介意,只不过要还礼罢了,比如颔首,顿足之类的。
      明朝风气还算开放……起码初期是这样的,按照朱元璋的规定,除了祭祀之类的大事之外,都是不用跪的,一旦人家跪了,皇帝也要跟着还礼。
      看,老朱同志多聪明。
      他老人家一来吸收了一部分蒙元跪礼,确定了君臣有别,又有了一个还礼存在,恢复了华夏衣冠。
      “盛唐有此事?”
      朱棣心动了,他又不是没看过书,当然知道盛唐时是如何的,基本上每一个国家的王子诸孙都要前来华夏就学。
      这太爽了,让人想想就觉得刺激。
      “有的。”
      王通表情不变,如数家珍一般地道:“仅倭国有所记载的,便有数人曾在开元年间为官,其中有一人名为阿倍仲麻吕,十九岁时入唐,后于国子监学习,于业结时成就进士,先被赐予晁衡之名后,又任其为门下省左补阙,而后一路耀升,直达公爵。”
      来之前他就看过历史资料,几乎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因此说出来的时候,让朱棣都已经不仅仅是动心那么简单了,完全可以说是心都在颤抖。
      纳百国之人为官,取其中有才之人为士……
      朱棣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虽然有些不争气,但别忘了他老人家才刚刚登基两个多月,对于类似的东西,还是很想去追求的。
      “陛下,臣有一句话想说。”
      心底着急的柳浒,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了,同样跪了下去,等到朱棣对他颔首,他连忙道:“既是王大人如此说了,只要陛下眼下手书一封,想必会迎来无数倭国留学之人。”
      “你是何人?!”
      王通不干了,怒斥之后对朱棣拱手道:“陛下,此人当诛,若是以要挟之能而取其生,何谈忠诚?!”
      “柳浒暂且退到一旁。”
      朱棣点点头,然后笑着看向王通道:“爱卿还有何话要说?”
      完了!
      我就准备了这一点,这咋办?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柳浒,如果眼神可以杀人,想来此时此刻的柳浒,早已兄弟落地,如同为宦了。
      “没了?”
      朱棣也是愕然,心说俺这儿还等着你拍马屁呢,你倒是直接不说了,摇摇头,他看向了蹇义,“爱卿因何对赵王不满,说来与朕听听。”
      哎,这就对咯!
      金纯满脸喜悦,却又不敢表露,只能深深埋头下去,生怕会被看出了脸上的喜色。
      “臣以为,大国不兴不义之师,不伐友睦之国,不征不征之国。”大帽子丢出来的蹇义,语气深沉地道:“然,赵王却不尊教诲,三条尽犯,若是天下人人如此,岂不是我大明要日日发兵,月月有战,天下百姓何来安稳之时?
      因此,臣以为当尽快将赵王带回国朝,令良师栽抚,他日才可懂得礼仪,礼法,律法!”

第二十七章 无言的王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