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15章 既然战,那就战!越野拉练赛圆满成功,滕领导视察温室[2/2页]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四条腿的小白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全世界的摩托车爱好者都被红星摩托车队的决定给镇住了。
     本田宗一郎在看到报道后,差点笑得背过气去。
     “笑死人了,什么
     是不自量力,这就是了。”
     “是啊,才刚学会制造双缸摩托车,现在就要制造四缸摩托车了,都说东大铁喜欢吹牛,我原本不相信,现在信了几分。”
     本田宗一郎本来只是按照公司高层的授意发出了挑战邀请,压根没指望红星摩托车队会接受挑战。
     得知这个消息后,本田宗一郎从摩托车跳下来,将摩托车交给助手,从摩托车服的衣兜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看着照片,本田宗一郎的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爷爷,我会让他们再次品尝到十几年前的滋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十一月十一日,红星摩托车队经过大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再次回到了京城。
     比赛的终点跟出发点相同,位于前门机务段的大门口。
     现在摩托车队已经成为了“闯”精神的象征。
     更因为跟本田宗一郎的比赛,而被京城群众所知。
     跟出发的时候相比较,现场的群众更多了,到处红旗飘飘。
     “来了!”
     阎解成的眼睛最尖,看到一辆摩托车从远处疾驰而来,立刻大声叫喊了起来。
     大家伙齐齐看去,想要看清楚夺得第一名的到底是哪位。
     只是对方头戴摩托车头盔,整个面部都被遮掩了,压根看不清楚样子。
     那辆摩托车经了数千公里的颠簸,浑身上下裹着厚厚一层泥垢,漆皮蹭掉了好几块,露出底下的金属底子。
     可发动机转起来的动静,依旧沉稳稳、扎实实的,一点儿不含糊。
     骑手在拐弯的时候,依然能做出优美的压弯姿势。
     “这是咱们自己研制出来的摩托车,太厉害了!”
     “加油!加油!”
     热情在这一刻被点燃了。
     摩托车速度快得跟风似的,转眼就在一片叫好声里冲过了终点线。
     车一停稳,骑手摘了头盔,露出张老实巴交的笑脸。
     “周师傅,第一名是线路车间的周师傅!”线路车间的主任喊了起来。
     人群里,周一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正踮脚盼着爹回来,压根没敢想爹能拿第一,反应过来后,呼啦啦全跑了过去:“爹!”
     周大江支好摩托车,把几个孩子挨个抱起来,脸上的笑就没断过。他到现在还跟做梦似的。
     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线路工,咋就成冠军了呢!
     李爱国特意等周大江冲了线,才开着大越野赶
     到终点。
     他跳下车,冲周大江伸出手:“周大江同志,恭喜你了!”
     “队长,要是没有您的话,我绝对没办法完赛。”周大江放下几个孩子,紧紧的握住了手。
     这边聊着天,第二名也冲线了,是原整备车间的工人陈村,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刚满十八岁,三代贫民出身,今年才接了父亲的班进入整备车间,随后被调到工作室作为摩托车装配工培养。
     “搁解放前,这大摩托都是资本家骑的玩意儿,哪轮得到咱?我一个工人的儿子,不光能骑上,还拿了第二!”
     陈村没因没拿第一懊恼,反倒高举双手,笑得见牙不见眼。
     第三名来自运输车队,是一位老司机,名叫谭德,今年二十五岁。
     伴随着摩托车陆续返回,现场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等到滕领导带着一杆子领导赶到,气氛达到了顶点。
     李爱国也没想到滕领导竟然亲自前来,连忙笑着迎了上去。
     “好好好,爱国同志,没想到你在组织赛事方面也是个天才啊。这次比赛,打出了咱们红星摩托车的名气。”
     滕领导紧紧的握住了李爱国的手,笑着说道:“一机部的老赵还专门打来电话,向咱们表示了祝贺。”
     听到这个,旁边的邢段长凑上前,激动的说道:“这么说,摩托车生产权归我们前门机务段了?”
     滕领导故意虎起脸:“你们现在就算是不想接也晚了,大家伙都等着你们的四缸摩托车呢!”
     邢段长这才想起了跟本田宗一郎比赛的事儿,作出为难的样子说道:“爱国同志确实很有能力,不过要是没有材料,就算他是摩托车天才,也造不出四缸摩托车”
     “放心吧,需要什么材料,部里面帮忙筹备。”
     滕领导哪能不明白邢段长的小心思,随后看向李爱国说道:“爱国,这次绝对要狠狠收拾那帮家伙。”
     “请领导放心,工人李爱国绝对完成任务。”李爱国重重点头。
     此时摩托车队三十名骑手全数返回。
     三十辆摩托车在数千公里的奔波中,有爆胎的,有摩托车把摔歪的,但是没有一辆因为重大故障无法行驶的。
     围观的记者纷纷记录了下来。
     红星摩托车的名字在这一刻,被冠上了结实耐造的标签。
     按照预定的计划,本来应该由邢段长给前三名颁奖,现在由滕领导亲自出面。
     “周大江同志,恭喜你拿到第一名,希望
     你以后在工作中,继续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作出更大贡献。”
     周师傅得到了两匹灯芯绒布料,三十斤精白面,三只老母鸡,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第二名和第三名也都拿到了奖品,剩下的骑手则拿到了集体奖——一只老母鸡。
     颁完奖之后,滕领导当场表态:“这次比赛举行得非常成功,上面决定将赛事常态化,每年我们都要举行摩托车拉练赛。”
     对着这一点,李爱国举双手欢迎。
     有了正规的赛事,为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国内的摩托车工厂也会想方设法改进技术。
     考虑到这是国内第一次摩托车拉练赛,李爱国提议来一个全体成员合影,得到了一致赞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滕领导兴致勃勃的骑在李爱国的01号摩托车上。
     李爱国站在他旁边,身旁是邢段长和段领导,后面是骑手们、铁道兵们。
     咔嚓
     记者按下快门。
     这张在后世被铁道博物馆珍藏的照片出炉。
     颁奖会后,滕领导带着一杆子领导在李爱国的陪同下,进到段里面视察工作室。
     骑手们纷纷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前一秒还是登上报纸的骑手,现在则重新变成了铁道职工。
     周师傅跟车间的工友们庆祝了胜利后,敲开车间主任办公室的门,想要请假。
     车间主任明白他的心思,笑着说道:“赶紧去吧,你的工作老刘他们已经帮着完成了。”
     “谢了。”
     周师傅离开前门机务段,带着那两匹布料找到了京城最有名的一家裁缝铺里,把布料做成衣服。
     奇怪的是,那个老裁缝在看到他身上穿的是摩托车队队服后,非但亲自帮他缝制了衣服,还没有收他的工费。
     “老师傅,谢谢了。”周师傅悄悄把手工费塞进废布堆里,抱着衣服回到了家。
     此时几个孩子已经回来了。
     看到周师傅抱着新衣服,都兴奋的围了过来,眼巴巴的盯着新衣服。
     周师傅把正在做饭的周一喊了过来,将衣服递到她的手里:“周一,这是你的衣服。”
     周一抚摸着柔软的布料,再看看周师傅手腕上的纱布,眼泪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你这孩子,哭什么哭,爹觉得起摩托车挺有意思,李司机还让我继续待在摩托车队里面。等明年还要跟小鬼子较量呢!”
     看到女儿哭泣,周师傅显得手足无措。
     “真的?”周一擦了擦眼泪,感到不可思议。
     她老爹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罢了,一辈子默默无闻,现在能拿下第一名已经难得了,怎么可能参加那种大型赛事。
     “这是李司机亲自告诉我的,你要是不相信,你去问他呃,不行,这会李司机应该正陪着部里面的领导。”周师傅拍着胸脯子说道。
     周一听到这话,才相信了几分,破涕为笑,抱着新衣服回了屋。
     躺在床上,抚摸着人生第一件新衣服,周一笑了。
     周师傅只猜对了一半。
     此时李爱国确实在陪同滕领导,不过并没有参观工作室,而是来到了温室大棚内。
     “领导,您尝尝这个。”李爱国摘下几根黄瓜清洗一遍递过来。
     吃着香甜可口的黄瓜,滕领导赞叹的点头:“早知道你搞了个温室,只是没想到竟藏了这么多好东西。”
     滕领导看到瓜果蔬菜之中,种植了一片幼苗,感到有些奇怪,走近一看,皱起眉头:“玉米?爱国啊,你用温室种这玩意?”
     “怎么,看不上这玉米啊。”吴教授刚撰写了记录,走回来听到领导的话,顿时不高兴了。
     他指着那些玉米苗说道:“这玉米的价值,比得上你们一个机务段了。”
     此话一出,滕领导有些迷惑了:“这位同志,难道这玉米不是一般的玉米?”
     “您还真没猜错。这是爱国培育出来的高产玉米,名叫爱国1号。”吴教授简单介绍了一下玉米的情况。
     李爱国趁机解释了打算等明年在机务段的铁路田内种植玉米的想法。
     滕领导也是农家孩子,立刻意识到爱国1号的重要性,点头道:“不仅仅是你们前门机务段,再扩大点种植面积,让京城局内的铁路田也种植,样本多了,才能最大限度检验爱国1号的产量。”
     李爱国本来也有这个打算,想着该如何跟局里面申请,现在滕领导发了话,自然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滕领导又在温室大棚里转了一圈,随后来到李爱国的办公室内。
     门刚关上,滕领导就开口道:“明天,小伊家萨达木希望参观你的工作室。”
    喜欢。
  

第1015章 既然战,那就战!越野拉练赛圆满成功,滕领导视察温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