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1章 秦雨诺:他把我当问答模型了?[2/2页]

重生我不想当男神 凡生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以对于这一点也没办法太过要求什么,01做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挺不错了。
     周岩又预设了几个小型项目,并对01进行测试。
     终于周岩也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01已经具备了较复杂的代码作业能力。
     更加专业的周岩自身实力有限,测试不出来,不过这个01用来应付小白显然没有什么问题。
     测试完代码,
     周岩又测试01的文本完整度,比如让01自己按照要求写一段话,要求包含出现的人物,以及事件,并呈现给他01思考的过程。
     做这个的目的,周岩也希望能从中找到女黑客编写的算法逻辑。
     而因为对周岩不设门槛,01也呈现出他的思路,包括对事件进行拆分,进行排序,然后进行扩充。
     这样就得到了所谓的人物行为序列。
     具体的就是是这样:
     a干了干什么,a干了什么导致b干了什么。
     b说了什么,a说了什么。
     b干了什么,b干什么导致c干了什么。
     a说了什么。
     b干了什么。
     a说了什么...
     大概就是这样。
     然后对这些句子进行组合,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进行更进一步的润色,比如宾状补之类的词义补充,就得到了最终的句子。
     周岩其实也明白,后来智能对话模型之所以那么火,其本质原因还是不对外界呈现出相应的步骤。
     相当于黑箱效应,这样就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很神秘,也很厉害,也因此受到很多人追捧!
     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操作(糊弄)空间。
     如果你询问的是百科类的知识,人家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文本库,你问什么答什么,本质上还是搜索引擎的功能。
     如果询问的是算法,同样,如果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算法的集合,那么对一些基本问题,智能模型甚至根本不需要调动自己的算力,直接就能给出答案。
     这跟查字典真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周岩真正想做的,其实是让机器理解人类的需求,从而实现文本到图片、到声音、到视频的跨越。
     真正实现智能模型和工具的联动,拓宽智能模型的应用场景。
     试想说出了什么指令,虚拟现实机器立刻给你呈现出相应的画面,甚至你的行为还能被判定,从而和画面进行对等交互,那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将会是无比炸裂的。
     就比如,涩涩电影,实景交互,前世里岛国就有发展这一方面的业务。
     而人工智能,绝对能把这个业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索性四下无人,周岩于是让01生成一段涩涩描写,要求不少于三百字。
     于是01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很快就生成了大段大段的文字。
     而其中的内容,更是有点儿...刺激。
     01是不懂遮掩的,也不懂尺度的,所以呈现出来的,就是互联网上最原始的描写,但就是这样赤裸裸的描写、堆叠的文字组合,就有种特别的风格和韵味在里面。
     哪怕文字的处理方面,依旧有点儿机械,但总体的需求,显然是能够得到满足的。
     周岩甚至看这段文字。
     冷静了一会儿,周岩又打开了01的说明书看了起来,里面显然是女黑客对01做出的修改注释和一些补充,而周岩也发现了01逻辑性变强的原因。
     女黑客加入了一系列的数学方法,比如离散数学、递归、线性代数的理论,这些理论让文字的逻辑性得到加强,同时不容易出错。
     换句话说,就是把文字关进了逻辑的框架内。
     说起来这个女黑客数学水平真不是概的,哪怕周岩系统性的学过数学理论,但在应用方面,还真没这个女黑客厉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显然她就是曾经算法老师口中的‘别人家孩子,能够把数学和算法活学活用起来。
     一般像这种人才,985高校的计院,基本都是抢着要的。
     更不要说当时在进攻逐浪家园app的时候,这个女黑客能和张龙和顾远中等老牌程序员杀的你来我往,进退自如。
     要知道顾远中的团队以前是专门做安全防火墙的,结果面对女黑客的时候依旧抓不到她的尾巴,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周岩动了招揽的意思。
     他打开了和女黑客的聊天窗,发了条消息过去。
     秦雨诺这会儿正在浙大创业基地,属于建邺大学的队伍办公室里,操作着电脑。
     她喜欢安静,也因此团队给她分配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周先生:【01我看了,改的挺好的。】
     秦雨诺看到周岩的消息,回道:【还是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过我之前也说了,这不是一个人的项目,你如果想要更加完善,需要组建一个团队,对智能模型进行长时间的训练。】
     周先生:【杭城有一个4G试点基地,你听说过吗?】
     秦雨诺微微抿嘴,4G的消息她关注过,也知道正在进行全国试点,不过大多都是在沿海城市进行,就像杭城就有一个。
     她回道:【听说过,但没了解过。】
     周先生:【你觉得这个智能模型最好的应用场景在哪里?】
     倒考起她了。
     秦雨诺:【手机。】
     这就是最为正确的答案,手机的便携性可以最大发挥出这种问答模型的作用,甚至如果数据库吸收的足够多,可以给任何分类提供相应的指南。
     如果能做到细化,旅行、教育等都可以做进一步的发散。
     周先生:【代码的应用场景,不是应该适合电脑吗?】
     秦雨诺直接回复:【比较鸡肋,目前根本做不到大型算法的自运行,只能完成或者回答一些小问题,对于专业性的人来说,顶多就是一款debug和注释工具。】
     周先生:【如果是手机的话,你觉得什么类型的应用适合承载这一款产品?】
     秦雨诺微微皱起好看的眉毛,她歪了歪脑袋,没有立刻回答周岩。
     所以,他,不会把她当成问答模型了吧。
    喜欢。
  

第201章 秦雨诺:他把我当问答模型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