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9章:必先使其疯狂[2/2页]

我,大明杀神 三悔人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统五年,皇帝下令,废除公羊学,重立程朱理学为官学。
      虽然只是很平淡的一道命令,也没有说要对曾经的公羊士子怎么样,但在朝中为官的,只要是公羊士子,不是被迫辞官就是被调到地方。
      当年,朝中的震动可谓是相当之大,甚至一度影响到了大明的根基。
      但正如离开顺天府之前胡?跛?档哪蔷浠埃阂灾煺佰至粝碌募业锥??退阏?郴实凼歉龌杈??沧愎凰?踊舾鍪?改辏?踔潦羌甘?甑牧恕
      朝野震动,实行了二十多年的公羊学被废除,无数士子被迫重新捡起程朱理学,大量的官员被辞官和调到地方,导致朝内多处职位出现空缺。
      但好在,当时吴王一脉才刚刚离开顺天府,朱瞻壑的震慑还在,四方诸夷也不敢轻举妄动。
      随后,正统皇帝又下令降低赋税、提升官员俸禄等一系列的举措,不仅收拢了民心,也聚拢了官员的心。
      一切的一切,看似都在稳定发展,好像都在说当年朱瞻壑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是一件多么令人嘲笑的事情。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
      随着以屠城和筑京观为人所知,并且震慑四方的朱瞻壑离开顺天府,并且将其所有的势力也都撤离,原本在重压下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人顿时开始蠢蠢欲动。
      首先就是地方叛乱。
      巴蜀和云贵等地一直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当年朱瞻壑实行改土归流,再加上引入新粮,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了民族融合的问题。
      但随着朱瞻壑的离开,官员们开始显露出了他们的獠牙。
      别忘了,让朱瞻壑一战成名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攘除外夷和筑京观,而是灭贪。
      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一家亲的说法,汉人官员治理少数民族,心中多多少少的会带着些许不同的情绪,最终这些都转化成了贪欲。
      最后,巴蜀和云贵等地的苗族聚众反抗地方官员的横敛暴征。
      随后,随着朱瞻壑的离开,被灭族阴影笼罩了十几年的外夷也开始蠢蠢欲动。
      最先有所动作的就是瓦剌。
      永乐八年随太宗皇帝北征,朱瞻壑以一座京观奠定了北方局势,后来又设计让宣德皇帝亲征,彻底将瓦剌赶到了斡难河以北。
      正统八年,在吴王一脉离开的第四年,瓦剌越过斡难河,重新回到了他们当年的都城忽兰忽失温。
      同年,东察合台汗国可汗歪思离世,其子也先不花和羽奴思争夺汗位,最终由也先不花取得胜利。
      也先不花在继位之后,除了清扫他兄弟羽奴思的部众外,还开始渗透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本中的曲先卫、阿端卫和罕东卫等早就有自立的打算,但由于大明实在是太过强大,再加上朱瞻壑声名在外,他们只能低声下气的委曲求全。
      最开始,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但随着吴王一脉离开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心也越来越躁动。
      最后,当他们看到瓦剌都重回忽兰忽失温之后,终于是按捺不住了。
      关西七卫,三卫转投东察合台汗国。
      然而到这里,吴王一脉离开的影响还没有结束。
      次年,朝鲜国王,当年在朱瞻壑的帮助下得到王位的李?,于正统六年断掉了对大明的朝贡,并且废弃大明的礼制和封号,自封为朝鲜皇帝。
      同年夏天,朝鲜出兵对马岛,切断了大明朝廷和倭岛的联系,致使从朱瞻壑东征倭国以后就一直在大明控制下的倭岛失去了控制。
      最后,似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开始发威。
      正统七年,浙江、扬州一带大风潮导致海溢,三十余万人受灾。
      正统八年,京师顺天府雪灾,七十余万人受灾。
      正统十一年,两广福建一带风灾(台风),近百万人受灾,因航海而兴起的码头遭到损毁,损失无法统计。
      正统十四年,河南一带水灾,受灾人数超过五十万。
      正统十六年,也就是今年,因朝廷重开福建、浙江等地银矿,增加了百姓的徭役,再加上下层官员层层加码,导致税收加剧,远超公税。
      ……
      一起又一起的灾害,似乎是上天在诉说什么,但却也只是看起来是这样而已。
      要说朱瞻壑掌控大明的时候就没有自然灾害吗?答案是肯定的。
      但那时候的人们却没有什么紧迫感,甚至都不需要朝廷下令拨款开仓赈灾,光是地方上的粮储就足够当地应急的了。
      但随着吴王一脉撤离顺天,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些问题好像突然就被放大了,甚至一度到了无法处理的阶段。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一个杀神的名头不仅能够震慑外夷,还能震慑贪官,甚至是震慑奸商。
      “好了,不说这些了。”想到这里,陈循觉得有些心累,也有些心痛。
      当年他们用了多少的努力,这才让大明走向了繁荣,但这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大明就已经后退了一半,甚至是退回了出发点。
      就算是再回到顺天,那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和精力以及人力物力才能恢复。
      “时间都不早了,大家……”
      就在陈循准备安抚一下众人,让众人稍安勿躁静待时机的时候,书房的门突然被敲响了,频率极为急促。
      “陈尚书,夏尚书府上来人,说是世子殿下召夏尚书入宫!”
      陈循猛地站起。
      ……
      吴王宫。
      “你去?你是憋疯了吧?”朱瞻壑好笑地看着自己的弟弟。
      “怎么,前阵子带着祁铭那个臭小子去南州府剿灭反叛的阿三还不够过瘾?这会儿还想北上?”
      “我……”见心思被戳穿,朱瞻圻一脸的尴尬。
      “行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吧,孩子才三岁,你瞎?N瑟什么?”朱瞻壑摆手打断了弟弟的话。
      “我记得以前你还说过我,对当初祁铭才刚出生我就前往欧洲战场一事表示不满,怎么现在到你身上就变了?”
      “还有啊,这次北上,肯定是要面对东察合台汗国的,到时候肯定得和如今身在欧洲的瞻??联系,让他从西面压制东察合台汗国。”
      “你是觉得你打仗比我优秀?还是觉得我在后勤补给方面比你优秀?”
      朱瞻圻闻言,有些颓丧地低下了头,看着书案上的那封密信。
      四下无人,只有他们兄弟俩,所以朱瞻壑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那封信虽是密信,但就那么摊在书案上。
      在书信的结尾处“皇帝御驾亲征”六个字明晃晃的,好似是能发出光芒似的,让朱瞻圻挪不开眼。
      (本章完)

第519章:必先使其疯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