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17.改钞与银行设想[2/2页]

永乐之盛 会说话的眼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并不是完全赞同成渊改制,而是听到成渊说不动宝钞而改制,这样既能让自己的正统继承得到保证,又能解决宝钞麻烦。
      关于改制宝钞的理论,还是朱棣首次听到。
      不过朱棣并没有打断,而是继续追问道:“若你是朕,是让你来做,你会如何?”
      “臣斗胆,两种法子,第一种便是刚才与陛下说的。
      第二种就是,重新改宝钞的面值数字,一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面值。
      这样一文和五文的印最多,百姓可以用的开,再者宝钞上印图案,让木匠雕出日月,山川,河流,星辰,宫城以及五百文上的奉天殿。
      其次,臣会设立叫银行的机构,也就是钱行。
      每次纸币便从这些银行流通出去。可以为百姓无偿更换旧钞,损坏钞。
      准备储备金,同时金银和铜钱可以作为宝钞的双向兑换。
      百姓存钱在银行,而银行则按照民间的最高利润给他们,让百姓得到存钱的甜头。
      他们会有一张银行通用折,可以在各府相同钱行取钱,还会给他们许多利润。”
      朱棣听到利润给的高后,有些担忧道:“如此会赔本。”
      “陛下,最开始我们凭着一张嘴便让百姓把积蓄家产存进来,自然需要先给利,否则没人会存。
      这种信任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在大明普及,甚至需要更久,还要面对百姓的质疑,以及有些民间钱庄的抵制。因此会很艰难。”
      朱棣道:“若是建设你说的银行,那就必须每个府都要有。”
      成渊点头:“对,就跟钱庄的分行一样,只是需要朝廷作为主力,而且每个银行需要精锐看守,转移银钱,否则路上飞贼太多,容易被劫。”
      忽然朱棣似乎想到了什么,道:“那若是被飞贼劫了,会如何?”
      成渊道:“自然是朝廷按照原积蓄赔偿。”
      “这……”
      待成渊说完,朱棣心中暗自有些震惊。
      他以为这次成渊又会糊弄自己。
      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大设想。
      倒真是让他开了眼。
      原本他也没想过成渊会真的有解决宝钞的问题,毕竟是个苦孩子出身。
      却不曾想,成渊还真的为大明朝廷想了,并且说了一套,听起来可以执行的办法。
      朱棣心中不由的窃喜。
      就在朱棣自己思索时。
      成渊和朱高炽却在等他的态度。
      或者说是反应。
      不管如何,总要给个评价。
      “咳。那个你说的这些,朕其实觉得不错,虽然耗费之大,难以想象。
      而且你说的银行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是朕依然举动它是个不错的办法策略。”
      听到这话,成渊也点点头。
      朱高炽也不由得对成渊另眼相看。
      成渊道:“回陛下,臣之所以最后说这个银行之法,也是考虑到,它所需时间太长,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大,所以才没有提及。”
      朱棣脸上露出微笑:“把你的奏疏呈上来,朕要好好看看。”
      “是。”
      朱棣又道:“朕看出来了,你对宝钞用心良苦,值得表扬,朕过几日会找户部商量。
      就是这个改制,朕只能说最快也要三四年,短期改了看不出成效,你可别到时说朕没用你的第一个法子。”
      成渊道:“臣不敢。”
      朱棣道:“没有什么敢不敢,你是朕挑中的,错不了……对了,今日听到你一番说辞,忽然对你的成氏之学十分的好奇。
      别再磨叽,好好的去筹备。”
      成渊躬身:“大报恩寺的正殿安排好工匠,臣就忙碌成氏之学?”
      朱棣点头:“依你,对了,你们两个也去坤宁宫看看皇后,她最近没见你们这些孩子。”
      两人点头,这才退下。
      朱棣道:“郑和,立刻宣户部尚书夏原吉,大学士杨荣,胡广,杨士奇和解缙去御书房,朕要商议宝钞之事。”
      听到朱棣的话,值守太监立刻出门传旨。

317.改钞与银行设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