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 武道九境[2/2页]

大唐剑游记 书非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发现自己躺在家中床上,师傅告诉我,越是漂亮的果子往往越是有毒,幸亏他当时上山采药,恰巧发现了我,如果晚那么一点,我的小命就不保了。”
      “看来我们小德兄弟,也是气运爆棚之人,总在生死一线有贵人相助。”孔昭林听完小德所讲,笑着道,同时心下对小德的师父佩服万分,如此训练徒弟之法,很符合武道之起源。
      远古时期,兽多而人少,为了生存人们不仅要应对恶劣的环境,还要防止百兽的侵袭,在与百兽不断的斗争当中,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百兽,总结出了许多战斗技巧,这就是武功最初的起源。
      三皇五帝时期,人多而兽少,人们不再为了生存而活,开始有人思考生命的起源,在这个过程中,有圣者发现通过特殊的呼吸吐纳法门可以将肾精凝练成气,静时聚于丹田,动时运转百脉,可以大幅提升人的速度,力量,和五感,这就是最初的内功。
      直至秦始皇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定天下武学为九境。
      能凝精成气,聚于丹田而不散者,谓之一境。
      能运气绕任督二脉运行一小周天而不散者,谓之二境。
      能运气行遍奇经八脉一大周天而不散者,谓之三境。
      前三境谓之下三境,下三境圆满,武道方有小成,在寻常人中,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能将真气收发自如,小幅提升五感,且一跃能达丈许,而不气竭,谓之四境。
      能大幅提升五感,耳聪目明,且一跃能达三丈,而不气竭,谓之五境。
      方圆三丈之内,任何风吹草动,皆瞒不过五感,且一跃五丈有余,而不气竭,谓之六境。
      此三境谓之中三境,中三境圆满,武道已经融会贯通,能化繁为简,举一反三,举手投足之间充满宗师气度。
      能用一花一木,取三丈之敌,一跃十丈有余,且凝空停滞十息而不动,谓之七境。
      能用一花一木,取十丈之敌,且凝空停滞三十息而不动,谓之八境。
      能用一花一木,取三十丈之敌,且凝空停滞百息而不动,谓之九境。
      此三境谓之上三镜,上三镜圆满,能天人合一,羽化而成仙。
      “凌空而立,我好像可以,但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听孔昭林介绍完武道九境之后,小德暗自思索,自己究竟达到了哪一境界。
      随即只见小德运转全部内力聚于脚下,接着轻轻一跃,至丈许来高,随后停滞于空中。
      “一息,二息,三息……”
      至二十五息,小德身体开始颤抖,又过三息,小德终于坚持不住,开始向下飘落。
      “天呐,你真是个怪物,不过十六岁的年纪,竟半只脚踏入了上八境,我比你大接近十岁,也仅仅达到中六境而已。”
      见小德已经半只脚踏入八识境,孟飞心中仍有的不服此刻完全烟消云散,即使自己的师父也才仅有上七境的实力,自己败给小德,理所当然,于是感叹道,“小德兄弟,竟有此实力,那今晚雌雄双盗必定是要无功而返了。”
      “我强敌弱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思考,雌雄双盗为何要盗取这《兰亭集序》?”唐吉将手中的《子明手札》阅读完毕之后,开口说道。

第十一章 武道九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