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告,卫庄公却火大了:“寡人乃天子姬姓,大周王朝宗邦诸侯,国内岂能有戎人出现?”
一声令下,一场浩浩荡荡的拆迁运动顿时就在戎州展开了,可怜的己氏戎人被驱离世代居住的家园。
也许,有一部分己氏戎人勉强在其他国家或者卫国的其他地方挣扎着生存了下来,但仍旧有一大部分己氏戎人在失去了家园后实在无法继续生存!
继续无法生存,那干脆就不活了!咱光脚的,还怕你穿鞋的?
一大批己氏戎人聚集了起来,他们拿着简易的木制石制武器,以及一部分青铜武器,就向帝丘杀奔而来。
卫庄公终于得到了命运女神的庄严宣判,而且命运女神指定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日子:
在卫宫,卫庄公被愤怒的工匠追杀,还摔断了腿。好不容易逃出卫宫,结果被一群愤怒的己氏戎人截杀!
那个乱七八糟的世子卫疾第一个被己氏戎人用木棍给打死,接下来是公子卫青,然后断了腿的卫庄公蒯聩是被石头活活砸死的!
据说,卫庄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被愤怒的己氏戎人杀死后,直到那些一向被自己视为贱得不能再贱的野蛮人向自己围拢过来,这才反应过来,忙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璧,苦苦哀求道:
“求求你们放了寡人吧,只要你们放了寡人,那这块玉璧就是你们的了。”
一位精壮的己氏戎人朝着卫庄公呸地吐了一口痰,恨声道:“既知今日下场,当初又何必残暴?杀了你,难道这块玉璧会跑走?”
说罢,一巴掌劈过来,当时就将这位曾经在铁丘战场上勇武过人的卫庄公给打翻在地,然后就是一群愤怒的己氏戎人围将上去,发泄着对卫庄公东海般的深仇大恨。
你害了人家,理应得到被人家报复的下场。古往今来,此乃规律也。
卫庄公死了,那卫国人就将逃走的卫师般找回来担任卫国国君,即卫侯师般。
但是齐国不干了:你卫国这样搞来搞去,就是要亲晋啊,那可不符合咱大齐的国家利益。
于是,齐国又出来干涉卫国内政了。可怜的卫国国君卫师般一会儿被拥立上位,一会儿被迫逃亡,然后再次被请回来当国君,最后是再次被赶下台!
权力斗争中被摆在最前面的一团炮灰!
齐国人拥立了亲齐派的一个叫卫起的公室子弟当卫国国君。但这个卫起也是一把炮灰,亲晋派的卫国大臣再次发动兵变,把卫侯起赶跑了!
在这场眼花缭乱的卫国国君更迭中,最后胜出的是卫庄公的儿子、前卫国国君卫出公。卫出公前几年被自己的父亲卫庄公蒯聩赶走,一直流亡在齐国。
现在机会来了,卫国搞成一团糟,连国君都没人当了,那自己这位前国君还是出来担当担当吧。
于是,公元前477年,卫国国君换成了卫出公。需要说明的是,卫出公是亲齐派。
这意味着,赵鞅苦心经营的卫国局势,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鞅很无奈,但他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管卫国了。
随他去吧,反正卫国也没什么花头,弱得要爆炸的那种类型。经营卫国,说到底也只是面子问题。
喜欢。
第443章 蒯聩的凄惨下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