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沉,连忙伸手扶起诸葛亮,沉稳的声音中带了一丝急切:
“先生,发生何事了?”
诸葛亮立刻起身,忙道:
“天子今日命臣拟诏,分封四方将军,收回各地兵权。”
刘备闻言,瞳孔猛地一缩,惊讶出声:
“已经拟招了?”
诸葛亮点点头,心头荡起一声微叹。
看主公这般反应,陛下果真是没有跟主公商量。
若是主公不知情,明日朝会诏书一下,主公一旦强拦,只怕与陛下之间的隔阂便更大了。
他心中不由庆幸自己今晚跑了这一趟,但随即而来的便是深深的担忧。
事已至此,怕是主公也不好阻拦了。
但此事非同小可,一旦诏书下达,恐有大变。
诸葛亮正想着,却见刘备愣了一愣,满目急色,突然绕过诸葛亮便往外走去:
“我立刻进宫,面见陛下!”
诸葛亮正想上前阻拦,却见刘备走了几步之后,却缓缓慢下脚步。
刘备站定在原地,叹息了一声,又低着头转回身,一步一步踱了回来,心情沉重无比。
也由不得他不沉重。
近日来,他与陛下在政事上的意见频频相左。
陛下行事过于急躁,急于求成,很容易生出大乱。
先前几次,陛下都依着他的建议下旨,心中对他早有不满。
但是此事,陛下甩开他的意见,直接下诏,明显就是不想他插手。
此时进宫除了连累诸葛亮,招来陛下更深的猜忌之外,还能有什么用?
可是若是不入宫,诏书一下,谁能知道,这后面会发生什么?
进退两难。
刘备心中思绪万千,面色阴沉不定,走回了诸葛亮的身边。
诸葛亮知道刘备心中所虑,上前劝道:
“主公,帝王之术,本就如此,加之陛下压抑已久,急于求成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如此下去,恐生祸端。我等应早做准备,以免来日陷入被动。”
刘备听到这里,心中难免感慨不已。
本以为匡扶汉室,救助天子,便可天下大定。
没想到,每每遇事,自己与陛下看法总是相左,如今已与陛下渐生嫌隙。
正如文和先生离开前所说,陛下年轻气盛,他这个司空怕是不好当。
以后行事只怕是更加艰难。
但若是撒手不管,又恐大汉天下再入劫难。
这该如何是好?
刘备一筹莫展,只好苦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诸葛亮一拜。
“感谢先生深夜特意前来告知。”
诸葛亮双手一拱,也是躬身一礼:
“主公多礼了。一切必有解法,我们明日再说。”
刘备听这句话耳熟,不由想起了苏哲曾说过的那句“一切自有定数”。
刘备欣慰地望向诸葛亮:
“夜色深了,先生早回吧。”
诸葛亮微微一笑,明媚的笑容似乎照亮了这茫茫夜色,一点头,手拿羽扇,转身便迈入了这夜色之中。
第366章 帝王之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