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法科:“你们看要多少钱?”
      三大爷:“法科先生,我们哪儿懂啊,您是行家,您给开个价,合适了我们就卖。”
      一句“合适了就卖”让人为难。
      什么算是“合适”?
      每个人的标准肯定不一样。
      法科看了看那小盒子,目光又在“鲁班匣”上迅速扫了一眼,道:“这样吧,我临时出来,身上的钱不够,恐怕只够买这个小匣子……”
      三大爷:“小匣子不单卖!”
      三大妈:“就是,小匣子值什么钱!要卖就连里面的金银珠宝一起卖!”
      刘光福:“法科先生,您不买金银珠宝,买这个小匣子干什么?”
      刘光天:“就是!虽说这个小匣子挺漂亮,可怎么能跟金银珠宝比?”
      法科一脸为难道:“我倒是想一起买,我也知道这些金银珠宝值钱,可我没带那么多钱啊!我的钱怕是只够买这个匣子。”
      听到这话,刘光福、刘光天不由得思考起来。
      一旁,三大爷笑道:“法科先生,你这叫买椟还珠啊!”
      法科:“什么叫买椟还珠?”
      三大爷这个小学语文教师立马得意的讲起来:“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就用名贵木料做了一个漂亮的匣子,匣子上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竟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他讲得十分得意,就像课堂上对小学生授课一般。
      三大妈:“哎哟,那郑国人不是有眼无珠,不识货嘛!”
      三大爷:“可不咋地!咱们老祖宗用这故事来教育后人,要有眼光,不能丢了西瓜捡个芝麻!”
      三大妈:“咱们老祖宗就是有智慧!”
      三大爷:“是啊!像法科先生的老祖宗,就缺乏这方面的智慧咯!要不然他也不会只买一个匣子,这才叫真真买椟还珠。”
      法科一脸尴尬,道:“老人家说的对。我也很想买这些金银珠宝啊,不过,这些金银珠宝少说得几百块,再加上是出土的古物,具有溢价效应,我看最少价值一千块钱,可我现在身上真没带这么多钱啊!”
      三大爷、三大妈一听这些金银珠宝价值最少一千块钱,心里顿时大喜。
      当年三大爷从地摊上买这些小玩意的时候,连五块钱都没花。
      现在摇身一变价值上千,真是暴赚啊!
      三大爷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嘴角都忍不住抖动起来。
      他觉得,这个外国老也是个浪得虚名的货,连东西真假都分辨不出,竟直接被他给蒙骗了!
      哈哈,赚外国人的钱,很爽啊!
      可现在的问题是,法科说自己没带那么多钱。
      这让三大爷有点担忧,要是放法科回去拿钱,要是他清醒了怎么办?
      这事必须要趁热打铁,一举拿下才行!
      ….千万不能拖,一拖准生变故。
      想到这里,三大爷忽然看了看一旁的刘光福、刘光天。
      他记得,刘家兄弟身上……
      而此时。
      刘光福、刘光天也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兄弟俩不停的交换眼神,似乎在沟通什么。
      法科:“唉,都怪我出来的太急,这钱不够,碰见好东西却买不到,真是急死我了啊!”
      说着,走过去,一脸诚恳的对三大爷说:“要不您等我回宾馆拿了钱再来?”
      三大爷:“那可不行!成不成交就在此一举!再说,你出去一传,我这东西还能保险嘛!”
      三大妈:“就是!法科先生您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东西呢,我们老两口根本保护不了。”
第371章 坑死二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