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的后院。
      李彻下马将马拴好后,纵身一跃轻松上了墙。
      坐在墙头上的李彻往下一看,发现徐惠正在院子里浇花。
      此时,太阳已经出来,
      温热的阳光挥洒在大地上,也照在了徐惠有些娇小的身躯上。
      阳光下的徐惠身着绿色襦裙,妆容淡雅,脸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小小的身子蹲在地上,手拿一个木制水瓢,
      从旁边的木桶里舀一瓢水,然后极为轻柔扒开花丛,将水浇在土上,
      小心翼翼的动作就像在呵护一个小生命一般。
      在阳光、花丛的映衬下,
      徐惠显得更加温柔娴静,再加上嘴边那一抹浅笑,整个人又不失俏皮灵动,
      这一幕美人浇花图看得李彻心动不已。
      李彻呆望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然后轻声跳下了院墙。
      察觉到有动静的徐惠转身一看,发现身后有人,
      并且来人是李彻后,当场愣住。
      站在院墙边的李彻,身形挺拔,白衣胜雪,
      长长的黑发用玉冠高束,好似利剑的眉毛下是灿若星辰的双眸,
      高耸的鼻梁下是线条分明的唇。
      微风拂过,不经意间撩起李彻的长发和衣袂,使得李彻看起来如同下凡的仙人或是画里走出来的郎君,
      飘逸、出尘。
      看得徐惠心跳都加速了好几拍,红晕也悄悄爬上脸颊。
      很快,徐惠就调整好情绪,向李彻欠身行礼:
      “臣女见过楚王殿下。”
      李彻连忙走过去扶起徐惠温柔的说道:
      “不必如此客气,以后私下见本王,无需行礼。”
      徐惠闻言,莞尔一笑,脸颊上的红晕变得更明显了。
      随后,徐惠看向李彻温声问道:
      “不知殿下来后院是有何事?”
      李彻浅浅一笑,看向徐惠说道:
      “我给你送礼物来了。”
      说着将手中的画递给了徐惠。
      徐惠惊喜的接过画,立马打开了画卷。
      发现上面是一名女子的肖像画,
      徐惠再仔细一看,才反应过来画上的女子竟是自己。
      徐惠眉眼含笑的看着这副画,心里很是满意。
      画里的徐惠有着乌黑的头发,梳着高高的发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还有流苏垂下。
      额头光洁,双眉修长如柳叶,双眸闪烁如星辰。
      娇俏的鼻梁下有张樱红的小嘴,嘴角微向上弯,带着浅浅的笑意。
      而画中徐惠的衣裙正是赐婚宴上的那套翠绿衣裙。
      那也是徐惠第一次见李彻穿的衣裙。
      画的下面还有一行字,
      盈盈一画间,脉脉不得语。
      看到这,徐惠羞涩的笑了,虽然已经将画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完了,
      但徐惠还是舍不得将画收起来。
      看见徐惠脸上的笑意以及久久没有挪开画的视线,李彻就知道这礼物送对了。
      李彻笑了笑说道:
      “这可是我花了许久的时间才画出来的,看到你满意我也就放心了。”
      徐惠闻言又是羞涩一笑,柔声说道:
      “这是我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谢谢殿下!”
      “只是殿下送画为何不从正门进,而是…选择翻墙进来?”
      “万一伤到了可怎么办?”
      说着徐惠看了一下院墙,感觉还挺高,随后又有些担心的看着李彻。
      李彻感受了徐惠的担心,内心不禁一阵温暖,淡淡一笑后说道:
      “放心,翻墙的这点功夫我还是有的,不会受伤的。”
      “走正门的话,太引人注目了。我来只是想单独见见你。”
      徐惠闻言,清澈的双眸愈发的明亮,脸颊也一片酡红,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李彻的眼睛。
      片刻后,缓过来的徐惠抬头看向李彻说道:
      “父亲刚下早朝,这会儿在正在庭院品茗,要不我带殿下去庭院同父亲一起品茗?”
      说着徐惠弯腰放下手中浇水的木瓢,准备带着李彻去庭院。
      李彻一把拉住徐惠,柔声说道:
      “我就不去了,我们还没成婚,婚前要避嫌。不然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不太好。”
      徐惠闻言莞尔一笑道:
      “不悔仲子逾我墙。”
      李彻一怔,看到徐惠脸上有些害羞的微笑后,更是怦然心动。
      徐惠的“不悔仲子逾我墙”原话是诗经《郑风将仲子》里的“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大致意思是女子告诉心上人不要来翻她家的围墙,也别折院子里的绿桑。
      但女子又害怕此番话语会让心上人误会,
      赶紧申明不是她舍不得桑树,而是害怕她的兄长。
      同时又温言软语的安慰心上人,
      她其实一直牵挂着他,但父母的斥责也让她害怕。
      从前面的呼告之语到后面的“岂敢爱之,,,”的内心独白,都写出了热恋中的少女痴情又担忧的情态。
      还表达了青年女子在社会舆论压迫下的畏惧、矛盾心理。
      在当时那个封建礼教时代,不允许青年男女恋爱、私会,
      若是被发现,就会遭受父母和兄长的斥责以及周围人的指点。
      而诗中女子的心上人却心急鲁莽的翻墙,女子只得发出焦灼急切的呼告,因为她实在孤立无助,难于面对众口嚣嚣的舆论压力。
      但徐惠却用“不悔仲子逾我墙”来告诉李彻,
      就算被人发现李彻来私会她,她也无惧别人的看法。
      并用这句话向李彻隐晦又直白的诉说了她的爱意。
      明白徐惠的心意后,再看着眼前娇羞垂眸的佳人,李彻疯狂心动。
      在当下这个女子名声比命重要的封建社会,
      徐惠竟能如此不顾他人看法,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感情,
      这可不是寻常女子所能做到的。
      蓦的,李彻觉得自己很是幸运,
      能得如此不受世俗礼教所累的女子为妻,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实属难得。
      虽然李彻舍不得离开,很想和徐惠再多待一会儿,
      但是李彻还是告别了徐惠。
      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第54章 不悔仲子逾我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