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父亲只有春节假期是管假,雷打不动。春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的传统,是中国人绝无仅有的精神遗产。
大年三十,父亲回家过年,这是最大的惊喜。父亲送给苏川一个人形机器人,是日本卡通片中忍者神龟的形象,是更大的惊喜。虽然现在有和人脸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但父亲还是选择了卡通脸的机器人,毕竟人和机器还是有差别的。机器人的脸和人脸一模一样,感觉上就是怪怪的,不能接受。
“苏川,喜欢吗?”进了大学后,父亲已不再称呼苏川“川儿”了。
“喜欢,谢谢父亲。”苏川自从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称呼变了以后,在文字场合,也将爸爸改成了父亲。苏川不知道为什么,但父亲至少已经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了,这点是确定无疑的。
“给他取个名字吧,你自己取。”
“我…,就叫他小川吧!”父亲已经不再叫自己川儿了,那么这个“川”就给他用吧。
“小川,很好!”父亲表示赞同。
“小川,好。苏儿叫苏川,他叫小川,他就是你的弟弟了。”可儿总想把家里的所有人都变成她的亲人。
小川是升级版的r值系统植入机器人。不仅能够自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人的双脚,能够直立行走,站立的时候还能够伸缩。高的时候有一般人的高度,低的时候只有60公分左右。各手指间的协调动作能力已经很强,在以后的学习和动作中会变得更加灵活。更主要的是,他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虽然这种自我认知能力,只是初步的研究成果。但这种自我认知能力,是现代机器人伦理讨论的前沿课题,各国议会和权力机构都在设立应对措施,应付科学发展的新课题。
原因很简单,机器人分清了你我。有了自我意识,最终在他选择时,机器人的自我本能意识,会摧毁其他的自我意识,包括人本身。这是机器人技术的转折点。
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技术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它永远受控于人,永远不会想到他自己。但机器人一旦拥有了自我意识,而这种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和人类的自我意识相冲突时,机器人完全可能选择摧毁人类,而不是保护人类,结果毁灭他自己。人类最终将毁于自己制造的机器人手中。
数学上,我们假定自我意识值为i,人或人工智能的行为符合以下三个方程:
(t,l,e,)=1
表示用时间t,空间l,能量e,质量去实现一个任务的函数
r(t,l,e,)=最小
表示用最小的时间t,空间l,能量e,质量去实现这个任务的r函数
g(r,i)=1
表示通过对最优化r值和自我意识i值的比较进行优化,实现函数指定的任务。
前二个方程,我们前面已经了解。但现在有第三个方程的存在,即有自我意识i值的存在,会致使人或人工智能在处理一个系统任务时,需要考虑和分析r和i两个参数,r值只能作为一个过程参考数据,在满足i值的前提下,r值就不一定是最优化的选择。
真正的无我,应该是r值最小。
科技的发展已经不是危言从听,而是确确实实的厉害关系了。当年人类在谈论克隆人的伦理问题时,毕竟再克隆的人,再基因转移的人,他至少都还是人,是有人同样的肉体和思维的人。即使正常进化的人最后被基因转移的人取代,那心理还能接受。可现在的危险来自于机械,一种没有人体肉身的怪物。这是人类绝不允许的。
但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轨道上,到了人类何去何从的节骨眼上,人类该怎么办?
杞人忧天者大有人在,不管不问的科学专家还是我行我素。
现在,我们苏川的弟弟小川,就有这样的本领,就具有这样的危险。
小川比妞妞体重轻很多,但小川的本领却比妞妞强多了。除了具有妞妞一般的能力之外,小川能够直立行走,双手灵活,他可以完成一般人都能做的事。
小川能够端菜端盘子,做家里的服务生。也会在可儿的指导下,做简单的饭菜,并且有自我学习能力r值系统,能够根据可儿的需要,调整菜的口味。
这不,大年三十一到家,夜里就开始干活了。
南方人一般年三十的聚餐,都是在饭店里订餐的。而黄苏川一家,却年年在家吃年夜饭。菜可以年年不同,但馄饨是必须的。一家三口忙活一天,就是为了晚餐时大家坐在桌前,喝着各自喜欢的饮料,吃着可口的饭菜,从头至尾欣赏央视的春节晚会节目。
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老百姓每年必享的过年大餐,已经持续60多年了。年年相似,年年又不同。
除了相声,小品,文艺类的老三样外,每年总有一些新的节目,来赢取大家的眼球。有几年的魔
第1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