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会埠镇[2/2页]

大明王朝之蓝海 沙沙媚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哥,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呢。我们和一家子合雇了一条船,谁知一说起来,原来是大姐夫呢。可惜大姐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正说着,那边过来一大帮子人,正是那大姐夫一家和顾振海带的小厮押着行李过来了。一行人赶过去寒暄客套一气一齐来到胡大人家,收拾喝茶不提。
      原来这顾汇海顾振海兄弟俩都没见过他们的大姐夫,连大姐也没见过,难怪不认得。顾名世一生风流倜傥,跟原配夫人也是琴瑟和谐,无奈子嗣上有些艰难。原配吴夫人给他生了三个嫡出女儿,几个通房侧室也不争气,不是一无所出,就是也生女儿。到四十岁上,吴夫人老蚌生珠,又怀上了。可惜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大健旺,难产过世了,一个好生生的哥儿也没留得住,跟着去了。
      顾名世和夫人感情深厚,一时也不想再娶。也是前世姻缘,这么过了五六年,忽然有人提亲,说的是苏州王府远房旁枝的一个姑娘,家中虽比不上王阁老家豪富,可苏州王府,能穷到哪里去?姑娘也是生得花容月貌的,父母也宠得紧,挑女婿就挑花了眼。蹉跎到十八岁正准备降低条件下嫁,年岁不大的父亲一病死了。守了三年的孝,出孝刚要议婚,母亲又追着父亲去了,又是三年孝,姑娘就拖到了二十四五了。反正是年纪大了,姑娘倒是淡定了,没有功名的不要,长得寒碜的不要,家里太穷的不要,倒也没说不愿做填房。顾家的男子,一向是长得器宇轩昂,顾名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人物风流,果然是一说就中。
      此时顾家嫡出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庶出的两个女儿也许配了人家,没料到成亲前几日顾名世和从年轻时一直照料自己的一个通房丫头提起来的侧室一夜温存,这四十多年没来的儿子居然就来了。新夫人也争气,进门就怀上了。等过了十个月,赵姨奶奶和新夫人前后脚生下了两个公子,顾汇海,顾振海。顾名世是个温和的人,就是对家中奴仆下人都宽宏大量,对年轻美貌的新夫人更是温存体贴,更兼他一向风流倜傥,就是做官也是做的鸿胪寺,尚宝司这一类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新夫人也是琴瑟和谐,千般投缘,顾名世自然就沉醉在温柔乡中,在仕途上也就没多大进取心了,正六品的尚宝司丞任上正赶上父亲去世丁忧,他就顺便致仕了。
      好在没几年庶出的长子居然连着秀才举人进士一起中了,而天资聪颖娇生惯养的嫡子却无心科举,只喜混在娇妻美眷之中,整日醉心于弹琴唱戏,调墨绘画。顾名世和夫人都是宽容随和的性子,对儿子的管束也不刻板。
      顾汇海娶的是苏州王阁老的亲侄女,顾振海娶的是余姚王家的小姐,好像顾家跟王家是挺有缘的,顾家大姐嫁的也是个姓王的,王姐夫是山东新城王氏。这新城王氏一门别的不多,就是进士多,从忠勤公王重光启始,三四代里进士就有十几个。王姐夫象飞,读书也不算特别出挑,十来岁上丧父,寡母督着读书,二十来岁考上了秀才。其时王姐夫的伯父王之桓和顾名世的兄长顾明儒同朝为官,义气相投,就为各自的侄子侄女牵线为媒,促成了一段姻缘。后来王姐夫发狠读书,好不容易中了个举人,家里人看他举业上头难得再进一步,好在家里进士多,不差他这一个,撺掇着选了官,熬资历也熬到了忠州府同知。顾家大姐跟着大姐夫到了四川任上,可惜一病死了,王姐夫也娶了新妇。
      这王姐夫在忠州府同知的任上不知是得罪了上司还是怎的,开出的评语不好,幸得还有几个同僚说好话,只得了个冠带闲住,带着家人回家乡新城,王姐夫心胸还算开阔,并不以丟官为耻,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快活。这王姐夫后娶的夫人,就是胡士琇胡大人的千金。夫人自嫁给王大人,也是好几年没回过娘家,这次也就非要顺路来见老父老母,王大人一口答应了。

第十二章 会埠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