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论丰年灾年,百姓都能把日子过下去,就不会出现前些年那些个惨状了。”
“汇海,我前些年在两广做教书匠时就接触过西洋过来传教的番僧,比如有个中国名字叫郭居静的。之前我也和你提过的,那西洋的百般技艺,真有我们学习的地方。我曾见过他们画的大地图,全世界都画在一张图上,那都是他们亲自到过,测过的。他们还有一种钟,有大一些的,放在房里,到时辰了自己会唱歌,也有小一些的,可以揣在怀里,想知道时间拿出来看一下,比我们的水钟沙漏日晷都要准确得多了。还有一个叫望远镜的东西,一个长筒筒,从那筒里望过去,几里外的树啊房子啊人啊,全都好像站在眼前,纤毫毕现,这要在行军打仗中用上这个,不是会掌握先机?可惜啊,这些都太珍贵了,没法子弄个来看看,不然也可以让书院里的孩子开开眼,长长见识,甚至还可以拆开看看我们能做一个不。不过我听说他们会给皇上进献这些宝物,以换取皇上支持他们传教。
对了,说起他们的那个教,他们信奉的是一个天主,主张众生平等,修路补桥,施医舍药,行善助人,有些地方和我们信佛也有些像。但是呢,有些地方又很不像。比如他们是不准娶小的。汇海你别不自在,我不是说你,你两个娘子都是很好的妇人,相处得也好。有时候我觉得他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对了,他们还反对女人裹脚,这个我也赞成,所谓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得损伤,女人裹脚这事实在是要不得,让我大明一半的子民自己把自己整成残疾,太不人道了。妇人羸弱,孩子也就羸弱,整个大明子民也就羸弱。一定要改掉这个陋习。
来奉新之前我不是去了一趟南京么,在那里我又和一个叫利玛窦的谈了很久,这个利玛窦手上还有一本讲图形算术的书,很是有意思,他说他们西洋诸国,孩童上学,都会学这门功课的。如果我大明学童能学习这本书,于工程技艺方面大有裨益。可惜是曲里拐弯的洋文写的,一般人看不懂,我也是利先生给我解释了半天才懂了点皮毛。要是能有人把它用汉字译出来就好了。想当年唐三藏从西天取经又译经,那佛教经文也是很难译的。若果能把那图形算术的书译出来,必定能助我大明盛世。听利先生说,他们挑选了几千册书籍,都是记叙西国的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百工技艺,文章典籍,若果能都译出来,对我大明必大有裨益啊。如果可能,我们甚至也可将我大明的文章典籍,也译成西文,向西人推介我大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呢。”
“老师,我总觉得你看事情比我看得远。我真是佩服您。”
“甘薯的事比我原来预计的进展要快,说真的,还是要感谢你大姐夫,没有他的话,要照我俩的稳妥做法,还得有一年半载才会到如今的局面。我想回松江看看家里人,再四处走走。去杭州看几个老朋友,没准再去南京转转。”
“老师,您要有空再来看看学生哦。”顾大人依依不舍地说道。
第十五章 王姐夫起复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