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了几顶绿帽子,儿子发现了她的丑事,她居然想着毒死儿子,甚至要毒死王承勋,幸得祖宗保佑,没有成功,事败之后,官府要处死沙氏,王承勋却于心不忍,制造了沙氏服毒自尽的假象,还是把沙氏养在府中。总的来讲,王承勋就是个能力不强,心肠不狠,没什么魄力的官三代。
也是因为资历浅,才力怯,王承勋在漕运总兵的位子上做得十分吃力。本来漕运是一文一武两个首领官,总兵是武官,总督是文官,一直以来,漕运是唯一的武官在文官之上的机构,可是自从万历二十七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形势就有了变化。李三才是有名的能臣,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深得当时录取他的考官王锡爵的赏识,王锡爵曾多次对人说,李三才是他最喜欢的学生。即使后来李三才为官耿直,多次得罪权臣甚至皇帝本人,王锡爵也多次为学生说情保举,师生甚是相得。
李三才任漕运总督,与总兵王承勋共理漕务。王承勋连家事都处不开,被妻妾两个女流之辈玩弄于鼓掌之中,能力实是不如李三才多矣。由是王承勋不仅不敢居李三才之上,反而十分敬惮李三才,主动“移坐其下”。王承勋主动示弱,李三才倒也不好怎么再施展下去,文武之间全靠王承勋基本放弃所有权力,至此李三才把握了漕运的所有权力,包括十几万漕运兵力,都是握在李三才的手中。
这边王阁老听完了王先闻的话,也是十分震惊。“孩子,你说的话我真是闻所未闻。但是我是相信你的。”
“王阁老,我伯父虽然为人软弱,家事上也有些拿不起架势,但是大是大非上还是不敢犯糊涂的。那次抄捡程守训的银库,我也是亲眼所见,还有我朋友程万才作证。本来我偷窥抄捡银库,已是得罪了李总督,李总督看在我伯父的面上,没有追究。可是他发觉我救了万才,万才是程守训的侄儿,程守训的财产有多少他是知道的。李总督怕他的事情败露,才起了杀我之心。我伯父不让我们逃回余姚老家,要我先到我二姐那里躲躲。二姐和姐夫一商量,还是来求您,听说李总督是您的学生……”
“好,事不宜迟,这时候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样了。先闻、万才,你们两个只怕还不能休息,我派个心腹管家,趁天还没亮,你们再跑一处,到那里再歇着,一切听我管家的。”
“谢谢世伯,谢谢王阁老。”王先闻和程万才两个少年不停地道谢。
“振海,你跟我去洗漱,歇息一会,明日我们一起给我二婶拜寿吧。”王衡扶过顾振海,也走了出来。
阴暗的灯光下,只有花白头发,苍白脸色的王锡爵王阁老孤寂地坐着,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个老人在想什么?是想那个一直尊重他,想让他回去帮他重整朝政的体弱多病的天子?是想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聪明能干,发誓要为国为民不惜雷霆手段的学生?是自己聪明善良的儿子、孙子?还是那个仿佛是重生女儿的小小女孩?没人知道。
或许,历史又会在此走上一条岔道?
第三十九章 有人要杀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