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王垣郑重地行礼:“学生谨记,望梁公在凉州小心,我们洛阳再聚。”
      ……
      翌日,王垣在刺史府得了文书资费,便带队东去了。
      和梁鹄一起处理了旬日的公务,研习了许久的书法,如今骤然停下,王垣顿时感觉浑身轻松。
      王垣也没办法,处理政事时,方方面面都得学,一刻都容不得马虎。
      而研习书法时,由于梁鹄书法造诣太高,很多时候都有自己的主见,由他演化的字体与后世楷书大有不同。
      王垣虽然凭借着后世成熟的字形与梁鹄争论,却无法合理解释自己思路由来。
      两人一同推演,着实让书法造诣不高的王垣头大。
      如今离开冀县,倒是一身轻松。
      冀县城东十里长亭,一如一个月前去陇西时的情况。
      王垣又看到了那一张熟悉的面孔。
      王垣驱马上前,这次不再下马,随意地说道:“你怎么又在这,这是送我,还是顺路去洛阳办事?”
      阎行瞥了一眼笑容满面的王垣,淡淡地说:“我打算去中原游学,正巧与你同路,担心你们路上被强人所劫,特来与你同行!”
      王垣轻笑一声:“此去中原,一路繁华,哪里来的劫道强人?”
      阎行翻身上马,同王垣一起往东走去:“那是因为我阎行来了,你才遇不到。若是我没来,不出百里,你就得回冀县求援。”
      王垣哭笑不得,阎行竟是这么个惫懒的家伙,无奈道:“可惜我没办法求证,不然必然让你打脸一番。”
      王垣转过话头,开口问道:“这次又是瞒着族内出来的?”
      上次去陇西,阎行自以为比族中掌权者目光长远,提前预判有人袭击王垣,便单枪匹马陪王垣走了一遭陇西。
      只是这原本设想的袭杀不见影踪,王垣反倒得罪了陇西边氏,而与王垣同行的阎行也被边氏认了出来。
      近些日子,边氏不断针对阎氏在陇西的生意,逼得阎氏只能不断和汉阳郡其他世家抱团。
      罪魁祸首阎行自然也被族内惩处了。
      阎行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他们把明年的孝廉名额给了另一个族人,近年内我没希望出仕了,索性就趁着自由身游历一番,也是不枉此生!”
      阎氏靠着这段时间的博弈,从其他世家手中夺得了明年的孝廉名额。
      但汉阳郡毕竟不是阎氏一家的。
      阎氏拿了明年之后,四姓中其他三家,再加上汉阳太守以及其他大小世家等势力,少说也得七八年才能拿到下一个孝廉名额。
      而这七八年,对于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几岁的汉朝人而言,可能就是一生的遗憾!
      虽然举孝廉不是唯一出仕的路,但这察举是最正统的入仕之路。
      诸如门荫、军功之类的入仕,在这个时代远远比不上察举入仕!
      王垣看着傲娇的阎行,开解道:“彦明既有大才,何患无仕!况且大丈夫,他日才能扬名天下知,何需与这等俗人蝇营狗苟!”
      阎行眼中精光一闪,拍案叫绝:“诚哉斯言!”
      两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第21章 临行前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