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面前,躬身请教。
王垣站起身来,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和善地笑着说:“不必如此害怕,有话慢慢说就行。”
少年面露尴尬之色:“我……我天生口……口吃。”
王垣心头一动,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扶……扶风,马钧。”
马钧?
王垣眼中闪过一抹亮光,这可是当代第一发明家!
从民用水车,到工用织绫机,再到军用器械,各个领域他都能用自己的巧思去改进器械。
王垣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更加灿烂,说道:“先前我已说过,创新无处不在,只需自身有灵感,愿意动手实践,就有可能成功。”
马钧面露希冀之色:“学生想……想拜您……您为师,不知先……先生可能收……收我为徒?”
还有这等好事?
不过王垣自知自身水平,还不配当马钧的老师,只能转个思路说道:“我自认还不够资格做别人的老师,你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跟在我身边,我可以为你做些参考。”
马钧听到前面,面露失望之色,但听到最后,又转悲为喜,一时说不出话来。
师宜官看完书籍装订之法,便来找王垣说话,见二人这般模样,好奇问道:“子安,你们这是在干嘛?”
王垣一本正经解释道:“马钧觉得自己有创新的才能,想找个天使投资人帮他实现理想。”
师宜官听得一头雾水,马钧也在一旁着急地解释,可惜越急越说不出话。
王垣轻笑一声,拍了拍马钧示意他别急,换了一种说法:“马钧觉得跟着我可能学到一些本领,但我自认为不足以当他的老师,就请他当我的门客,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师宜官失笑道:“你啊你,这创新也要有个度啊。这言语的创新,好歹得让人可以听懂吧?”
王垣点头称是。
师宜官看了一眼马钧,拉王垣到一旁感叹道:“马钧入学有些年月了,我也听过他的名声。
“马钧出身贫寒之家,有大毅力而来洛阳求学,可因为这口吃的小毛病,被太学拒之门外。即便入了鸿都门学,也因为这毛病,被同窗欺凌。
“但他仍旧不放弃求学,古书修习在鸿都门学可谓是佼佼者,可惜马钧如此天资,如此毅力啊!”
王垣知道师宜官在可惜什么。
当今之世,为官出仕对外貌等外在身体条件要求很高,马钧口吃的毛病注定了他不可能凭借才学入正统仕途。
可能马钧也正是因为知晓这点,转而专研将作之术,成为一个技术官员,避开了口齿的缺陷。
王垣点点头说道:“多谢师大家相告,只是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马钧既然有天资,也有缺陷,身为师者,因材施教,扬其长避其短,才为上者。”
师宜官眼睛一亮:“妙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一语道破师道之精髓也!仅凭此理念,子安便有为师者的潜质!”
王垣推辞道:“此念乃是孔圣所发,不是我想到的。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便是因材施教的典型。”
师宜官放声大笑:“快哉,快哉!千百年来,儒生无数,却无人从《论语》中悟得此理,今闻子安妙语,当浮三大白也!”
第42章 扶风马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