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身有足够的利益与风险对冲。
      王垣倒是想好了说辞,直接说道:“甄氏长女出行,自然不比寻常商队,慎重一些也是好的。更何况,先前赈济之事,甄氏出力颇大,我也是该登门感谢。”
      傅燮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转换话题说道:“大军行进太过缓慢,不如你我先行赶往信都,等大军到达,即可南归洛阳?”
      平叛大军有一大半已经被皇甫嵩带到了信都,傅燮此行就是让后军与大军汇合,同时也是向皇甫嵩辞别。
      毕竟,皇甫嵩现在是冀州牧,不用归朝了。
      而王垣和傅燮等人还需要回朝才有封赏。
      王垣同意了傅燮的提议,二人为大军制定好章程,便快马赶到信都。
      二人求见皇甫嵩,刚一见面,便祝贺道:“恭贺明公封县侯,建此不世之功!”
      皇甫嵩领冀州牧,拜左车骑将军,封两县共八千户食邑,可谓是当世第一了!
      皇甫嵩也是踌躇满志,说道:“这功业,离不开将士们的英勇,离不开二位的扶持。你们两个都是栋梁之才,将来必定有自己的功业!”
      “都是明公慧眼,给了我们机会罢了。”傅燮自谦道。
      皇甫嵩摆摆手,说道:“客套的话就不说了,我正好有话跟你们二人说。”
      “明公请吩咐。”傅燮恭谨地说道。
      皇甫嵩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此次征战,王子安功盖三军,除了我和朱公,应该得到最高的封赏,只是这次恐怕得不到了。”
      “为什么?”傅燮与王垣友情深厚,不想让他受委屈。
      “此次征战,我先是建言解除党锢,后来在邺城的时候,又把赵忠住宅没收,抄出百万石粮食。前几日,张让向我索贿五千万钱,被我拒绝了,我担心宦官会针对我的人下手。”皇甫嵩面色凝重地说道。
      皇甫嵩自己领冀州牧,成为封疆大吏,但小弟们都还要归朝,难免遭受宦官暗算。
      而皇甫嵩说的赵忠之事,虽然他自己认下了,但赵忠也知道,是王垣亲自领兵干的。
      “我出征前也上书痛斥宦官,之前曹孟德还说宦官想谋划我呢!”傅燮不服气地说道,论得罪宦官,他们每个人都逃不开关系。
      “所以我把王子安的功劳,移给了你一些,让你们都有足够的功劳去封住宦官的嘴。”皇甫嵩沉声说道。
      王垣轻轻松了口气,这都是小事。
      王垣入仕才一年,凭借军功火速升迁虽然可喜,但如果冒头太快,难免会被针对打击。
      和傅燮共同进步,也可以守望相助,免去许多祸事。
      傅燮刚正不阿,咬牙说道:“何至于此!明公为何要做这不公之事!”
      虽然傅燮是获利者,但他一向光明磊落,忍受不了这样分来的功劳。
      王垣宽慰道:“南容不必如此,明公自有规划,我们只需要听从就是了。”
      皇甫嵩目光炯炯地看着王垣,似乎想看穿他此言真伪。
      皇甫嵩微微点头,说道:“近期我们一系在朝堂之上,可能颇为风光。但这也是别人打击我们的时机,我们都是凉州武人,难免被中原士人排挤,还希望你们在洛阳小心。”
      傅燮和王垣对视一眼,齐声说道:“谨遵明公教诲。”

第115章 回朝前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