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谋划宦官,被列为党人,父母更是在荀攸小的时候便已经去世了。
      在荀攸十三岁那年,荀昙去世,荀攸也随之变为孤儿,归为宗族抚养。
      当然,荀攸这一脉才是荀氏嫡长,哪怕荀攸沦为孤儿,族政事物还是在荀攸叔父手中掌管。
      也正是因为这样,荀攸才能同样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当世人杰。
      王垣笑着说道:“既然公达愿意来见我,想必是打算随我北上了?”
      “此事暂且不提,攸有几问,还请将军赐教。”
      王垣挑了挑眉,这是要考我?
      王垣轻笑一声,说道:“公达但说无妨。”
      “听闻将军这中郎将一职,乃是宦官一党鼓吹得来。敢问将军与宦官,有何交情?”
      荀攸祖父因为谋划宦官被列为党人,禁锢直到去世,说是与宦官有血仇也不为过。
      “这交情可就深了!别的不说,我在前些日子,宦官筹谋封侯的时候,举报他们挪用修建宫殿的材料修建宅院,让他们封侯的事就此作罢。这交情可太深了!”
      “所以,将军这次是被宦官赶出洛阳城了?”荀攸微微颔首。
      “别说的这么难听,好歹我也是升迁了。”
      荀攸歉然一笑,说道:“心有疑虑,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将军见谅。”
      “无妨,公达可还有什么问题?”
      “敢问将军志向?”
      “山河无恙,天下太平。”
      “将军高志,只是不知将军如何实现?”
      “在其位,谋其政。王某既然领了军令,现在只需要讨灭黑山贼,为国戍边即可。”王垣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荀攸眉头一皱,问道:“现在?难道将军觉得这战事还能持续许久?”
      “天下盗贼四起,人心骚动。黄巾作乱之时,便有州郡官员率众加入黄巾。而西凉羌乱,更是由韩遂边章李参主导。剿匪的地方官员掌握了募兵权,便是叛乱之源!”
      “将军是说,乱世将临?”
      “大体如此。”
      “那为何将军不建言朝廷,收回募兵权?”
      “朝廷下放募兵权,是因为朝廷已经收不上足够的赋税,去征召军队平叛了。若是不下放募兵权,那州郡尽皆向朝中求援,朝中也束手无策。”王垣摊了摊手,无奈地说道。
      兵权的下放会导致地方做大,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都知道这一点。
      这也是东汉初年,光武帝把内郡的常备军全部裁撤的原因。
      但是哪怕是饮鸩止渴,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往下灌了。
      不下放募兵权,那叛贼成势之后,依旧是割据地方,没有任何区别。
      荀攸恨恨地说道:“阉宦误国,若非卖官鬻爵,天下何至于此!”
      王垣挑了挑眉,这卖官鬻爵也不全是宦官的锅,董太后同样鼓动灵帝卖官,收钱的时候也没少收。
      这一届的皇帝,是从亭侯当中拉过来的,没有经过帝王教育;
      这一届的太后,是从亭侯夫人摇身一变成为太后,没有经过宗室的挑选。
      按照王垣近两年的了解,灵帝收的钱都在西园和河间国置办田产宅院了,宦官的钱财去向也是有迹可循,唯有董太后和她母族的那些外戚贪腐的钱,不知去向。
      灵帝的钱掏出来,能够支持朝廷出兵平叛黄巾。
      若是能把宦官和外戚的钱找回来,那西凉和其他地方的贼寇,平定倒也不难!

第217章 七余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