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十八)[2/2页]

足球小说在路上 习惯呕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园的乙级联赛止步时间就是合同的终止时间。”
      戴振国咧咧嘴表示理解,新时代俱乐部所有球员的合同全部都是这种的情况。不单是新时代和沁园两家俱乐部,整个乙级联赛里的大多数俱乐部都喜欢这样的短期行为,期待着能凭借着这种低成本的经营模式一跃龙门,然后再靠着甲b的资格吸收资金重新组建球队。这样做也的确能降低成本,可这样做也带来了难以估计的隐患——没有归属感也无法把握将来命运的球员们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分一厘都要和俱乐部撕掳清楚,他们甚至会为了区区几个钱就敢和俱乐部破开脸皮,或者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在背地里做出出卖俱乐部和球队这样的龌龊勾当……
      想到这,他就不禁联想到球队里隐约流传的关于陈明灿牵头卖球的事。他忍不住沉重地叹息了一声。无风不起浪啊!
      尤慎也叹了口气,又说道:“我们躲到这里来也是迫不得已。别人盯上的不仅有我们的十七号,还有好几个主力……你看着吧,不管今年联赛的结果到底是怎么一付模样,明年的沁园肯定就是另外一番光景。”
      戴振国默然地点点头。新时代球队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比如张迟,这个今年乙级联赛里目前的最佳射手就被好几家俱乐部盯上了,这其中不乏甲b俱乐部。他还不露声色地用眼角瞄了尤慎一眼。有人告诉他,昨天晚上曾看见张迟和这个沁园的主教练在一起喝茶聊天。他可不会相信一个主教练会和其他球队里一个陌生的主力球员为什么共同关心的话题而聊上一两个小时……
      尤慎忽然站起来,为张迟的一次有威胁的射门而大声叫好,并且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称赞。
      “这个张迟门前嗅觉很灵敏啊!”尤慎毫不掩饰自己对张迟的喜爱。“听说他是你为新时代找来的?”
      “是。”戴振国明白尤慎的意思,于是他说道,“假如你们晋级甲b而我们没能上去,我可以帮你说几句。——不过具体的工作还是要你们来做,和他联系的俱乐部可不止你们一家。”
      尤慎笑了。其实他想要的就是戴振国这个话。他没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递给戴振国一支烟,又凑在戴振国手里点燃烟卷,吸了一口之后,这才岔开了话题:“你们那个远射能力不错的十二号呢?怎么到现在还没上场?”
      戴振国犹豫了一下。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他总不能告诉尤慎,高劲松其实不是主力吧。而且他还闹不清楚尤慎问这个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对高劲松有了兴趣哩,还是在打问新时代的虚实?
      “是体能不好?”尤慎象是很随便地问道。
      这同样是个没法回答的问题。戴振国只好咧嘴苦笑了一下。
      他这个难受的表情落在尤慎眼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他已经看过新时代所有的小组比赛录象,高劲松的远射本事以及担纲后腰时的能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他也发现了高劲松短途冲刺时的速度缺陷和体能上可能存在的不足——高劲松最长的一场比赛也只踢了五十分钟……
      “可惜了……”尤慎惋惜地说道。
      戴振国巴咂了一下嘴,用声长长的叹息来回应尤慎这不知所谓的评价。
      “他到底是踢什么位置的?”尤慎又随口问道,并且朝自己的场上队员比划了一个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理解的手势。“我好象看见他踢了三四个位置了。”
      “除了守门员之外的所有位置他都可以踢。”戴振国这回说了实话。
      尤慎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答案,他惊讶地追问了一句:“所有的位置?……他是个多面手?!”
      “哎!”戴振国痛苦地皱起眉头,还有模有样地望了正坐在那边草地里乐呵呵地看比赛的高劲松一眼。
      尤慎也叹息了一声。这次他是真心地为高劲松感到惋惜,一个左右脚都有不错技术的全能队员,却偏偏没有速度和体能,这不能不让人痛心啊。
      上半时的比赛结束了,他们站起来分别迎向各自的球员。对于刚才的谈话,他们都很满意。尤慎的满意是因为戴振国为张迟的事对他做出的允诺,更因为彻底摸清了高劲松这个新时代球队最难以确定的变数在体能上的弱点;而戴振国的满意则是因为尤慎对高劲松的误解。要不是顾念着怕被尤慎识破,他都想为这事而开怀大笑了。他实在是闹不明白,怎么那么多人会认为高劲松的体能有问题?在联赛开始前俱乐部搞的体能测试里,十二分钟里高劲松轻轻松松就跑出了三千五百米……
      下半场比赛电视台没再录象,所以这场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赛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
      正如郑昌盛他们上午分析的那样,沁园并没有在下半场调整阵容,这其实也是他们在小组赛里一直采用的阵容。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他们对这套阵容和战术有很强的信心,同时也暴露出这支球队后备力量的匮乏,他们的教练不放心自己的替补队员,即使是在这种无关大局的对抗赛里也不愿意给他们多少机会去表现自己。
      新时代也在人员上做过多的调整,只是用高劲松替换下充当前腰的队员,让他和魏鸿林在后腰上搭档。这套专为对付沁园而设计的双后腰战术立刻显露它的威力:高劲松在和沁园十七号的几次直接对抗中,身体并不吃亏,虽然对手也能在距离稍远时便凭借着速度和灵活摆脱他,但是魏鸿林马上就会出现在对手可能的进攻路线上,并且采取行动迟滞对手的推进速度来等待高劲松上前包夹,而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皮球的控制权通常都会易手——十七号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次次都能摆脱两个对手的纠缠。沁园最为擅长的中路进攻线路逐渐被遏制住了,他们不得不改变战术,把重心调整到两条边,而那个十七号也从进攻的组织者转变为进攻的接应者。他显然还不太熟悉这种角色的转变,接连好几次都搞错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教练不得不站在场地边大声指点他,哪里才是他应该出现的地方。
      和焦虑的尤慎相反,郑昌盛如今是安安稳稳地坐在场地边的条凳上,手里夹着孙峻山递过来的香烟,心平气和地观看着比赛。他甚至还有心思和脸露喜色的孙峻山笑着攀谈上几句与比赛不相干的闲话,并且高兴地告诉孙总经理,一切阻拦在新时代晋级之路上的对手都是纸老虎——哪怕是沁园这样的球队,也一样有自己的死穴!竟然还有人说沁园的实力已经足够踢甲a了,说那话的人真该来这里看看,既然沁园都能踢甲a,那么新时代期冀一个甲b的席位,应该不是妄想吧?
      老教练也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
      这个时候,由攻弱守强的魏鸿林和攻守能力比较平均的高劲松组成的双后腰已经逐渐控制住了中场。这两个同住在一间宿舍里的家伙也比其他人更有默契:魏鸿林一直拖在高劲松背后,即使是在进攻中也不会超越高劲松,他自觉地担负起了保护高劲松身后的责任,并且尽可能多地减轻自己身后防线上的压力;高劲松则主要承担着球队进攻的调度和组织,依据场局势的变化随时转换着场上的进攻重心。他们俩实际上已经取代了陈明灿和马成在球队战术中的核心地位,成为事实上的攻守衔接点和进攻发起点。这是几个老队员以前最反感的事情,因为高劲松的传球使得他们一刻不停地奔跑,他们要比平时的比赛多跑许多距离,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体力和汗水,虽然他们也明白,这种奔跑其实是在为胜利寻找机会,但是他们总觉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他们怎么能围着一个年轻队员的指挥棒转呢?但是现在他们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同击败晋级甲b的最大热门长沙沁园的渴望比较起来,多跑几步多流一点汗,实在是不算什么……
      高劲松并没有把所有的进攻都交付给他的队友去完成。在几次突破之后他就发现对手攻防体系中的一个大漏洞:沁园十七号队员并不擅长防守,虽然不至于让他们的中路防守形同虚设,但是这无疑是非常不错的进攻路线。他也立刻开始了有意识地尝试,并且成功地给对手制造好几次麻烦和混乱。因为中路进攻与球门之间的距离最近,而他的远射能力又被对手所熟悉,所以他在这个方向上的任何一次有效突破都会吸引到足够多的对手,这也就为队友们的奔跑接应腾挪出了空间……
      短短几分钟里高劲松就和队友组织起好几次有威胁的进攻,虽然都没能转化为进球,但是在这几分钟里沁园队的禁区内外险象环生一片混乱,别说进攻,他们甚至连反击都无法组织,只求把皮球破坏出安全区域了事。
      密集防守会让对手有机会远射,压出来防守又会给对手留下足够的空间突破,沁园立刻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就在他们为这事而犹疑不定时,张迟在禁区里接到马成的传球转身射门,皮球和门梁撞击时的闷响就象敲在所有沁园人的心头一样。
      尤慎的脸色更难看了。他两手插在裤兜里,铁青着面孔站在场地边,凝望着场上的局面一言不发。他从来就没有预料到两支球队真正碰到一起时会是这么个结果,所以急忙间也寻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更糟糕的是,他的球队也不象新时代那样有着深厚的板凳潜力,可以通过换人来重新缓解局面上的被动。他手里的好牌几乎都在场上了……
      原来沁园还存在这么大一个毛病哩!郑昌盛和戴振国两人对视了一眼,异常欣喜。他们倒没为自己没能在沁园比赛录象挑拣出这样的问题而有什么自责。在那几场比赛里,沁园的对手全都在赛前制订了防守反击的策略,而在比赛里又被沁园那快节奏的进攻给折腾得阵脚大乱,惟恐防守不利,哪里还敢奢谈什么有组织的进攻?就算是郑昌盛和戴振国他们闷在屋子里商议了一个上午才推出的这个双后腰战术,也只是一时的应急之策,惟一的指望就是凭借它能让自己输得有几分颜面。谁曾想到过这个双后腰战术竟然会有如此出色的效果?
      且慢!既然双后腰战术效果如此明显……
      “郑指导,我在想……”戴振国并没有把自己的话说完。他忽然记起了老教练那执拗的性格和固执的用人原则,要是两人在这个大庭广众的地方起了什么争执,那不是把工作中的矛盾曝露在队员们的面前了吗?
      “唔。”郑昌盛抬手打断了他的话。从高劲松和魏鸿林搭配的双后腰战术里,他也受到了一些新的启发,这些东西也许能帮他解决到眼前的一个大难题。他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慢慢说道,“下来之后咱们再慢慢地合计这件事。”
      两个人一起笑了。坐在他们旁边的守门员教练和孙峻山也笑了。这还是很长时间以来郑昌盛和戴振国难得的一次意见一致哩,这似乎就预示着两个教练之间的矛盾有了某种化解的趋向。在这个时候,两个球队的领导者之间的团结对球队的将来来说,无疑是非常很重要的……
      对抗赛的下半时以零比零的平局收场。
      两家俱乐部的领导们又聚在一起互相恭维了几句,就匆匆忙忙地散开了。尤慎还是第一次发现球队的防守体系里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漏洞,他得赶紧找出弥补的办法;郑昌盛则是察觉到一种以前从来也没想到过的新思路和新战术,他需要和助手们讨论它的可靠性,并且争取尽快地把它付诸实施,然后通过训练来比较出一套切实可靠的人员搭配……

第二章 (十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