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为意,对梁一清说道,“梁小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回店里?”
梁一清看了看时间,“算了,等有机会吧,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马掌柜一副惋惜的表情,好像梁一清不去他店里看看,就彰显不出他的功绩。不过,这人倒是拎得清,知道梁一清不愿意的事,勉强不得,“都备好了,我另外还放了一把手枪,这边比较乱,留着防身用。”
强子一听手枪,立马兴奋了起来,不止是他,我也蠢蠢欲动的想要现在就上手,试试手感。老家那些部队上的人,突突那帮混混我还记忆犹新,那种感觉,真是别提多爽了。
马掌柜说着把我们带到了一处僻静的巷子,一辆崭新的越野车,就停在边上。梁一清接过钥匙,也没有检查车上的东西,和马掌柜道了声谢,就驱车离开了兰州。
强子本来还想要尝尝兰州当地的拉面和烤肉,被我拦了下来,“咱们随身带着枪支,要是被人查出来,那可是牢狱之灾啊!”
强子也不好说什么,可肚子里的咕噜声,却是在无情的反抗。我和梁一清充耳不闻,一路开出了兰州市区,才停了下来。
那时候高配的车,已经有了车载导航,用的是凯立德系统,高德地图在导航系统还排在第三位,直到后来被阿里收购,才统一了车载导航行业。
梁一清规划了下路线,从兰州到夏河县,有一部分路段可以走高速,剩余的路段只能走国道,甚至是乡道。全程三百多公里,竟然要开出七八个小时。
梁一清询问我们,是在兰州附近垫把一口还是等下了高速,再找个吃饭的地。强子可怜巴巴的瞅着我俩,这是吃不到正宗的兰州拉面,誓不罢休!
我和梁一清见此情景,也不好再坚持,就在高速口找了一处兰州牛肉面馆。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叫兰州拉面,可在当地却是叫兰州牛肉面,估计是和里面放的牛肉多少有关系。有个笑话,兰州拉面一年也用不了一头牛,就是从这来的。
你要是叫兰州牛肉面,碗里就不会只放那两三片薄的都能看透的牛肉片了。面馆的老板见我们进门,很是热情的招呼我们,起初以为我们是当地经商的,就用方言和我们打招呼,后来看出我们根本听不懂,才改用蹩脚的普通话。
强子先是去后厨转了一圈,点了二斤牛肉片,二斤牛肉块,要了个小凉菜,最后才是点了三碗牛肉面。
牛肉是选用上等的黄牛肉,一定比例的水和黄牛肉,配上十几种香料,熬制五六个小时,汤留着做面汤,黄牛肉捞出来放凉切着吃。
强子之前听过疯麻子拿我和梁一清打趣,一清二白的典故也就常常让他拿来开玩笑。
也不知道强子是之前就背过功课,嘴里撕着牛肉块。还不住的给我们介绍起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精髓。
“在当地吃兰州牛肉面,有个讲究,叫一红二白三清。这一红指的是辣椒油,色红味香还要不太辣;这二白是指白萝卜,这白萝卜是过水煮到4成熟就泡到牛肉汤里泡到入味后滤干,放到一旁待用;三清说的是蒜苗碎。我就问你们,留在当地一饱嘴福,我对你们够不够意思。”
意思是够够的,可就不知道,一会是谁结账了。
店老板也很够意思,等我们吃完面,不待我们吩咐,就帮着把剩余的牛肉都打包了,其实也没剩多少,仅就强子一人就吃了二斤牛肉块。这会半仰在椅子上,剔牙呢!
梁一清看我们都吃的撑肠拄腹,又让店老板带了四斤的干牛肉,留在路上吃。强子不知是良心发现了,还是良心发现了,竟然连忙摆手,“梁教授,太客气了,这好东西吃一回就够了,再带走就有点暴殄天物了!”
梁一清没搭理他,继续让老板打包,顺带把账结清,一算下来,比我们在火车上吃的实惠多了。
店老板很是客气,把我们送出门外,看着我们上了高速口,才转身回屋。
第39章 规划好了路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