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12章 整装待发[2/2页]

祖宗他来了 铁师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半透明的石头,以及一个手掌大小的人形木偶。
      这可都是宝贝啊……
      顾云雷首先拿起了那几张符箓。
      这符箓乍一看,黄底红字,与平常在道观里见到的那些黄符没有太大差别,但一入手,顾云雷便能感觉到两者明显的差别。
      这一张宽不过三寸,长不过半米的符箓,竟然有一斤多重!
      也不知是什么奇异材质,入手柔韧如纸,却比铁块还重……
      顾云雷没有急着去研究手中的几道符,因为这上头鬼画符一般的符语他是一个都不认识,看了也是白看。
      他只能通过大概的符号形状,辨别出那三张长得差不多的应该就是老祖所说雷符,至于另两张哪张是云遁符,哪张是封灵符,他就没法分清楚了。
      将手中符箓放在桌上,顾云雷又拿起那枚玉简。
      上次为了阅读玉简的内容划了自己一手血的景象至今仍历历在目,但现在他可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初哥了。
      拿起玉简,顾云雷轻轻将它贴在额头眉心正中处,随后向其中输入灵气,轻轻一按,这玉简便直接“印”进了他的额头里头。
      “《符箓初解》!”
      顾云雷仔细阅读着玉简中的内容,这《符箓初解》字数不多,内容也不晦涩,仅仅半个小时,顾云雷便将之通读了一遍,理解了大概内容。
      符术与箓术一直都是道门中最重要的道术之一,千百不仅流传极广,且用途极多。
      早年间符术与箓术互不统属,完完全全是两种东西。
      符,多以单张黄纸为体,上书符语,用以沟通天地,可祈福、化煞、收惊、招魂,引雷等等,用法也是五花八门,可烧、佩、煮、贴、食等,全凭施符者心意。
      箓,多以为薄册为体,上书神文,用以记录勘载,传法受戒,及至后来,箓还分内箓外箓,可诏令各方神鬼,随功役使。
      简单来说,符是拿来用的,箓是拿来看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到隋唐年间,箓术因其难学难用,门槛太高,已经逐渐失传,而门槛更低,用途更广的符术则越发兴盛,直至最后,符箓两术合二为一,一直流传至今。
      《符箓初解》上讲解的十分清楚,符箓术以黄纸为体,上书符头、符胆、符尾,以灵气激发,符咒辅之。
      这年头,几乎在任何一个道观里头,你只要花点钱,都能求到符头、胆、尾齐全的符箓。
      好一点的,以黄纸为体,朱砂为引,亲手成符;
      差一点的,a4纸为体,喷墨打印机为引,要多少有多少。
      但事实上,这种徒有其表的符箓卵用都没有,成符者不以灵气灌注,施符者不以灵气发动,就算符头、符胆、符尾画的再像,也只是个样子货而已。
      《符箓初解》的最后,还介绍了十来种最常用的符,顾云雷对照着自己手中的三种符箓,总算是搞清楚了谁是谁。
      这几张符可不是样子货啊,尤其是那三张雷符,那是自己目前最强的攻击手段了,远程法术类攻击了解一下。
      将符收起,顾云雷又把玩了一番灵石。
      《地势坤》里曾提及过灵石此物,乃是一种天生吸纳有灵气的玉石,一般多用以阵法、醮坛、祈禳等,也可直接吸收其中灵气,化为己用,用途算是颇为广泛。
      将灵石收起,顾云雷最后拿起了那只木偶。
      老祖先前提到,这木偶名为力士傀,这个名字顾云雷曾经在玉简中的《灵器真解》一书中见到过。
      傀,便是傀儡,乃是灵器当中颇为特殊的一个门类,而力士傀则是傀类灵器中的其中一种。
      力士傀一般以灵石为源,只需以精血为契,便能驱使自如,虽说少有神异变化,但力大无穷,妙用颇多。
      依照材质、炼制手法的不同,力士傀可分为木傀、石傀、玉傀、血傀等等,但无论何种材质的力士傀,都极为少见。
      一来,炼傀之术向来被视为炼器术中最难掌握的一种,一般的修行者修炼还来不及呢,哪儿有空会将大量精力投入其中。
      二来,炼制傀儡对材质要求颇高,合用的材料寥寥,要收集齐炼制材料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因此,傀类灵器一向只见于高门大派中,小门小户的散修自然难以奢望。
      这一点顾云雷倒是比较好理解,你什么时候见过穷人能玩得起手办了?
      将所有物件一一整理妥当,再度放回须弥袋中,顾云雷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直到此时,他心里才算是终于有了底,这次去中海,即便真的遇上对手,他也毫不畏惧了。
      这一手高级货,要是连个绑票的都打不过,那自己干脆一头撞死算了。
      看看时间差不多,顾云雷将须弥袋贴身藏好,锁上老宅的门,踏上了前往中海的路程。

第012章 整装待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