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特别查证他的身份,只是嘱咐他赶紧离开。
高衍往回走着,心里泛起了嘀咕,绿玉广场常有大爷大妈在这边跳广场舞,一般都会跳到天黑,只有八点半开始才会没人。
这附近居民区不少,还临近夜晚才开始热闹的烧烤街,就算广场没人了,不时也总会有两个路过的,况且最近警方对各街道的巡逻极其紧密,各地段路口的监控二十四小时有人守着,死人后绝不可能超过半小时都没被人发现,甚至应该更快就被人发现。
他低头望了眼手机,时间正好跳到十一点,半个小时前,他应该刚走到烧烤街,他记得往后没有几分钟,他就听见了急促的警笛声,警察应该就是那时候赶往现场的。
有点奇怪,警察来得好快,如果死者是在十点半遇害,那么估摸着十点三十五分左右,警察就已经到了现场。
“不是接到了报警电话才赶来的。”他自言自语嘀咕道,接着抬头望了眼四周,正好瞧见街对面的监控摄像头,“是了,应该是值守监控的警员第一时间就发现了。”
他有些迟疑,如果一切都被监控摄像头拍摄下来了,那么通缉嫌犯应该更简单才对,不出预料的话,明天就会发布描绘凶手外貌衣着的通缉令,甚至还可能会有凶手被放大的正脸。
他吸了口凉气,仔细想想,这杀人犯可不像是个疯子,还可能具备一定格斗技巧。
他记得上回在厕所里偷听到,三名受害者都是被尖锐器物割喉,没有任何挣扎痕迹,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等等,具备一定技巧,还有时间”他忽然脚步一停,感觉自己漏掉了极为重要的一点,隔了半晌,双掌猛地一拍,“凶手不是随机性犯案,可能是有预谋的杀人!”
如果按照他的推测,那么凶手杀人时就已经被监控那头的警务人员看见了,凶手还能在极短时间内逃离,避免警方围堵,必然是早有规划。
他起码对于周围所有监控摄像死角、线路都了如执掌,早就制定好了逃跑路线。
按照犯罪心理学来讲,大部分连环杀手的杀人模式都十分固定,除非遇到重大变故否则不易改变。
其中包括时间、对象、凶器、弃尸地点等等,也是因此,侧写与痕迹学专家比较容易由分析模式推断出连环杀手可能具有的条件与特质。
“精神问题,反社会偏执型人格?”他慢慢摇头,“这就不一定了。”
如果是精神方面有问题,属于“弑杀狂”类型的连环凶手,那就存在极大不可预料性,可同样的,凶手犯案就像毒瘾一样,难以进行有计划的杀人。
“游荡型?”这是当时在厕所里偷听到的,其中一名警察对凶手所下的定义,此刻高衍却又摇了摇头,“肯定不对,这种类型的凶手会不受地域限制地随机寻找被害人,但实施犯罪一般没有计划性。”
凶手既然能提前订立计划,就已经不符合了,并且有个重要前提,凶手可能具备一定格斗技巧,受过专业训练。
这类人不会轻易丧失理智,就算是为了心理愉悦而杀人,也一定带有某种特点。
要么是对于整个死者群体的仇视性,要么是趋于自身某种目的性。
从目前来看,凶手杀人没有男女区分,而当时在厕所里偷听时,有个警察曾将凶手定义为“游荡型”杀人犯,却没有冠上仇视群体的标签,说明在陈宁之前的两名死者未必是学生,也就是说凶手杀人可能不存在群体区分。
“如果是目的性呢?”高衍托着下巴慢吞吞走着,无奈摇头,警方不公布受害人信息,他根本没办法分析。
“不如回家问问老爹怎么看……”他不由想着,脚步加快了几分。
他之所以懂这些稀奇古怪,不务正业的东西,当然不是因为他博学,仅仅只是耳濡目染,从小在他老爸身边看多了。
当然了,他老爸并不是一个刑侦专家。
高衍老爸是个写剧本的,专门写国产探案剧那种。
十四、杂乱的拼图(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