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要运用所学的医术救治病人,更要解开这些神秘的谜团,探寻医道更深层次的奥秘。
夜幕降临,雨依然在下。苏瑶等人在村里的一间破旧房屋中安顿下来。他们将五音药铃取出,放在桌上。药铃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苏瑶轻轻地拿起药铃,尝试着摇动它。清脆的铃声响起,在房间里回荡。奇妙的是,随着铃声的响起,他们手中的信物也开始发出微微的光芒,与药铃的光芒相互呼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药铃的铃声变得急促起来,光芒也变得更加耀眼。苏瑶等人心中一惊,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警示。五音药铃在她掌心剧烈震颤,青铜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仿佛有生命般吞吐着幽蓝的光晕。她想起师父临终前的叮嘱,这药铃能感知方圆十里的生死气息,此刻这般异动,怕是有性命攸关的大事发生。
他们迅速拿起医具,冲出房屋,朝着铃声指引的方向跑去。在雨中,他们的身影显得坚定而执着。雨幕如帘,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却丝毫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泥泞的道路让行走变得艰难,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救人。
“大夫救救我儿!” 凄厉的呼喊穿透雨幕,披麻妇人扑到车轮前,发髻散落的白头绳缠住王庚的裤脚。那妇人面色惨白如纸,泪痕在脸上划出两道深沟,眼神中满是绝望与祈求。王庚闻到那绳上有与乱葬岗相同的腐草味,这股熟悉又诡异的气息让他心头一紧。低头时,他看见妇人袖口缀着的铜铃,那精美的纹饰,正是昨夜药鼎虚影中病患捧着的药碗图案。这惊人的巧合,让他意识到此事绝不简单。
34;都让开。34; 苏瑶的银簪挑起妇人儿子的眼皮,瞳孔里竟映着完整的云梦泽地形图。王庚的桃木片与老汉拐杖里的兽骨同时发烫,两块碎片隔空相吸,在泥地上拼出残缺的药方:34;取老槐根三钱,配陈年灶心土...34; 话音未落,老槐树突然渗出琥珀色树胶,胶水滴在林娜荷囊上,将褪色的并蒂莲重新染成血色。
苏瑶迅速上前,镇定地指挥众人。她的声音沉稳有力,在风雨中给大家带来一丝安心。“王庚,你先稳住妇人的情绪,问清楚她儿子的症状;赵轩,记录好血绢的变化,观察老汉的反应;林娜,准备好银针和草药,随时待命。” 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各司其职。
王庚蹲下身子,轻轻解开缠住裤脚的白头绳,语气温和地安抚着妇人:“大嫂,你别着急,慢慢说,你儿子怎么了?” 妇人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讲述起来。原来,她儿子三天前突然高烧不退,说胡话,身上还长出奇怪的红斑。村里的郎中都束手无策,她只能四处求医。王庚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可能的病症,眉头越皱越紧。
赵轩全神贯注地盯着血绢和老汉的眼睛,手中的笔快速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他发现,随着金光的游走,老汉眼底的血块似乎在逐渐变小,但同时,老汉的痛苦也在加剧。这其中的奥秘,让他既好奇又担忧。
林娜则在一旁紧张地准备着医具和草药。她将银针仔细地消毒,又按照苏瑶教的方法,调配着各种草药。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衫,但她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快准备好,帮助老汉减轻痛苦。
此时,雨越下越大,狂风呼啸,仿佛在为这场紧张的救治增添紧张的氛围。苏瑶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多么困难,都要找到救治这些病患的方法。她相信,只要他们师徒齐心协力,一定能解开这些神秘现象背后的谜团,传承好医道,守护好每一个生命。
赵轩铺开绢帕准备记医案,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血绢残片突然如活物般吸附在老汉眼翳上,“仁” 字金光穿透浑浊眼球,映出眼底深处淤积的血块。那金光仿佛有生命,在血块周围游走,试图将其分解。老汉痛苦地呻吟着,身体不停地抽搐。赵轩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手中的笔悬在半空,久久无法落下。他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医术异象,这血绢仿佛与老汉的病症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共鸣
赵轩磨墨的砚台突然溢出水来,墨汁在车厢板上漫成水脉图。他惊觉这水脉走向与村民描述的 34;三年前山洪冲垮药田34; 的轨迹完全一致。
喜欢。
第267章 相互呼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