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天格卷》第三式:平旦 2.古战场[2/2页]

剑,门 高原飞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语。赵志文和胡杨虽然心中有隙,但在这一刻,两人的内心深处却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神奇造化,无双盛景的感慨。
      故地又重游,自然轻车熟路。赵志文率先登上吊桥,荡秋千般摇摇晃晃地向对岸走去。胡杨自幼便有些恐高症状,此刻江水湍急,浪花朵朵,江风呼啸,吊桥飘忽,摇摇欲坠,要从晃晃悠悠的吊桥上渡江而过,心中很是忐忑,但一想到轻衣,顿时意气风发,忐忑的心忽然就像铁石一般坚定。决不能在人前露怯,尤其不能在情敌面前露怯。一念及此,胡杨一横心,一咬牙,跨上吊桥快步跟了上来。
      吊桥的尽头是一个经过人工依着地势修整过的平台。平台不大,也就七八丈见方,成椭圆形状,临空鸟瞰,好似一枚鸭蛋,恬静地倚卧在山脚下,江涛边。
      平台一面背靠笔直高耸的飞仙关主峰,一面依偎着浩浩荡荡的嘉陵江,另两面则是斧劈刀削的悬崖。只有飞禽,可以展开翅膀凌空飞度,不必理会这个平台的作用,其余无飞翔本领的,无论人畜,都须从这个平台拾阶而上,才能登临飞仙关绝顶。由于地势险要,水到渠成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汉为争夺这个平台的归属,刀兵相见,殊死相博,折戟沉沙,命丧于此。
      走在碎石铺就的平台上,毫没来由的,赵志文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些许惊恐和惆怅,仿佛他足下踩踏的不是碎石,而是一颗颗坚硬的头骨——金戈铁马,视死如归,沙场壮士的头骨。
      将近黄昏,江风吹来,带着浓重的湿气,扑打在赵志文的身上,忍不住眼角发热,鼻子生酸,打了个响亮的喷嚏。近夜时分,寒意更加深重,赵志文的脑海里忽地浮现出了两句诗——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将功成万骨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胡杨初临此地,耳目所及,万般惊奇,不禁深深地被眼前的江山盛景吸引、震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脑海里也情不自禁地涌现出了两句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天格卷》第三式:平旦 2.古战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