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 大碗茶和菜饼子[1/2页]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喊着口号,很和谐地就把三轮运输车推入树林中。
      他们砍下无数树枝,好好地掩盖了一番。
      事实证明,把什么藏在树林里都容易,关键是最后要伪装好。
      当然,他们也分析了这辆车万一被发现的后果,讨论过后,大家统一了思想。
      这六个立志要做时空走私者的中年人,还真不太畏惧,就是让宋人发现了这三轮车又能如何?怎么了?!
      中年人要是一但真的变年轻了,还能夹带着私货发财,他们会很任性的。
      按照计划,他们要在大山里呆上两天,怎么也得把他们的胡子养出胡碴来,别干干净净地出现在人家大宋王朝------当然,想真心走宋人群众路线,就要好好的伪装一下。
      至少大家的衣服啊,相貌啊,都要像是风尘仆仆的样子。
      五个人决定就是不要脸了,不洗脸还不成嘛?
      安静不干了,说:“洗脸是做人的底线,不管你们发了多大的财,这脸还是要要的……不过你们不洗是你们的事情,我必须洗。”
      张国安笑着说:“发财是男人们去做的事情……就让我们不要一次脸吧,和你无关。”
      但是刷牙还是要刷的。
      六个人蹲在了一条小溪旁边,一起用杯子舀着水刷牙,那溪水有些凉了。
      此时,山风吹了起来,满耳都是树悠闲闲地走在了吴大鹏的前面。
      他们算了一下,选择早晨六点出发比较合适,等他们到了那个镇子后,应该是比较热闹的时候。
      他们上了小路后,做着悠闲赶路的行商状,大家的视线四处扫视着,把周围一切都观察清楚。
      这条小路再往前拐了几道弯后,他们上了一条宽阔了一些的土路,那土路的另一边还有一条水渠……他们看到了若干亩的农田。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大家明白,这一路上,就要遇到宋人了。
      果然,前行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遇到了宋人!
      但是啊,但是人家理都没理他们,视线都不和他们的视线相碰!
      难道我们事先的准备都是在扯蛋吗??
      好吧,这样不是更好吗?他们就很装逼地坚定地走下去。
      吴大鹏倒是偷看了几眼,别看他们也是穿着麻衣麻裤和麻鞋,甚至有人还只是草鞋,但是感觉他们都是很有尊严的样子,看他们大多扛着农具,这些人分明就是农民嘛,但是他们看上去脸上却并不麻木,还是一副挺牛逼的表情……
      这个时期的农民比较有社会地位,资料里的记载没错。
      他们最终走到了那个小石桥处。
      他们高兴了,这里真的像是在望远镜里看的那样,人流量还不小呢。
      他们三个在这个地方停留了一下,看到那溪边有竹篷和茅舍数间,这个当时在望远镜里是没有看到的。
      他们看见那竹篷里有一个老妇女在卖黑乎乎的馒头,而那几间茅舍里正有几个年轻人走进走出的,现在看不出是做什么的。
      就上这个老妇人这里消费一次吧,看看自己的光板铜钱好使不。
      三个人走到了那个棚前……王德发指着那黑乎乎的菜饼子,说:“此物价值几许?”
      他是一口正宗广东客家话。
      那个老妇包着蓝布的头巾,脸上全是皱纹,瘦小的身材。
      老妇人说:“~·¥……—……”
      万士达上前说:“此物价值几许?”
      他又是一口正宗的闽南客家话。
      老妇人说:“~·¥……—……”
      吴大鹏停下了独轮车,正站在那里合计着,自己这个东北话要不要上去试一试。
      这时,后面有人接话了,说:“两位兄台,这位王婆婆问你们是要咸的蒸菜饼,还是要甜的蒸菜饼……王婆婆只会此地的土言。”
      王德发和万士达一听高兴了,这话听得懂啊,两人转身看去,见一人和他们打扮相差不多……就最要的就是,这货身上还是斜背着一个包袱。
      那人叉手行礼道:“在下是临安县城的行商,每次路过这目源屯村时,总是在此地买上几块菜饼带上……”
      万士达一时冲动些,张口就问道:“在下是海外来大宋的海客,愚笨,一时间竟然忘了这年号……”
      “呵呵,如今正是大宋景定五年

第十一章 大碗茶和菜饼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