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短歌行[2/2页]

神奇汉字 皇泥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里,就开始创作。
      他站在书桌前,沉吟片刻,已有腹案。
      十六年来,这还是魏铭第一次书法创作,不得不慎重对待。
      他很想一炮打响,博个满堂红。
      第一步,裁剪宣纸,形成一条长两米四、宽七十厘米的横幅。
      第二步,取出蝉形砚台,舀水磨墨,既是静心的过程,也是酝酿的过程。
      第三步,沟通香字符,加持中正平和。
      力求完美,不留瑕疵。
      魏铭准备妥当,开始挥毫泼墨。
      须臾间,宣纸的右端,出现八个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正是《短歌行》的首句。
      八个字,都是巅峰层次的中正平和,达到极致完美。
      比上次写林逋的《山园小梅》还要完美!
      上一次,因为一句诗,振动空气中的“影梅花”形象,魏铭获得林逋的楷书传承。
      这一次,同样因为一句诗,魏铭看到奇异的一幕。
      啵!
      不等写下第九个字,一声虚幻的鸣响,响彻脑域。
      整个世界,变的不同。
      魏铭“看到”曹操坐在江边的船头上,饮酒销愁,引吭高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咕噜!
      曹操举起酒壶,喝下一口酒液,又抬头望天。
      脸上的表情,志满意得!
      看到这一幕,魏铭一下子明白过来,曹操刚刚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彻底平定北方,进而控制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刻。
      同时,又是最失意的时刻。
      ——我曹阿瞒哪一点不如刘大耳?云长不辞而别,弃我而去……
      原来,关羽关云长心怀旧主,身在曹营心在汉,偶然听到刘备的消息,也不和曹操说一声,就离开曹营。
      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态度十分坚决。
      曹操失去一名高端的猛将人才,心痛如绞,又蛋疼,又纠结,拿来杜康,借酒浇愁,排解思念关羽的情怀,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态,呼吁天下英才投奔于己,共同缔造皇图霸业。
      这就是《短歌行》的成诗缘由。
      说是诗,其实是乐曲,也就是三国时代的流行歌曲。
      这首《短歌行》,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没想到,这一传诵,却让歌曲成为了不得的存在。
      可以穿越历史,无视时间与空间阻隔,影响后人情绪。
      啵!
      又是一声轻响!
      轻响来自蝉形砚台,比刚才的那一声,轻微许多。
      蝉形砚台的复眼,骤然一亮,漫出一股五彩缤纷的氤氲气雾,隐隐约约,透出李耕生前的创作情绪。
      这股情绪,与曹操融为一体,共同影响魏铭的创作过程。
      通过奇异的“愫粒子”,三者情景交融,联系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融洽和默契。
      历史的那一边,曹操在唱歌;现实的这一边,魏铭在写字。
      魏铭沉浸其中,笔端的楷书,汩汩而出,十分自然,毫无滞涩。
      就这样,曹操唱一句,魏铭写一句。
      一个又一个汉字,流淌在白色的宣纸上,留下赏心悦目的墨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全诗128字,魏铭一气呵成!
      长条形的横幅上,从右到左,都是端端正正的楷书,都是楷书的巅峰之作!
      如果放在今天之前,魏铭说不定还写不出极致完美的楷书。
      然而,如今的魏铭,武有郑辉煌,文有刘瑜,一切都变的不同。
      这一刻,魏铭深刻理解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态,无比认同曹操皇图霸业的雄心壮志,结合自己身负道祖委托的现况,深度契合历史传承下来的曹操情绪,最终写出最巅峰的《短歌行》。
      全诗一写完,曹操的情绪波动,李耕的情绪波动,就马上消退,却不见魏铭就此停笔。
      ——正规的作品,都有落款和印章,而我却没有印章,这该如何是好?据说好印章,可以提升逼格……
      ——哈哈……有了!这样的“印章”,独树一帜,绝无仅有……

第69章 短歌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