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逍遥仙门固然底蕴深厚,但猛虎架不住群狼,若被其他势力联手围攻,宗门极有可能因此泯灭,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陶潜挡劫。
      可知道归知道,但毕竟是自己的授业恩师,谁又能无动于衷?
      而重光六人犹豫不决时,从南山之中有着青,红白,黑四色流光分别朝四个方向飞去,化作四头滔天巨兽守御一方,可怕的能量将逍遥仙门千里内的所有山峰尽数覆盖,似是在抵御强敌入侵。
      “那是师傅的灵兽,每一头皆是灵宫境修为,师傅怎么连他们都放出来了?”
      那四头神骏无比的巨兽重光等人自然认识,要说起来,这四头神兽算是他们的师叔,平日里并不会出现,唯有宗门真正大劫之时,它们才会出现。
      神兽现身,意味着宗门大劫将至,重光六人不再犹豫,忍痛转身,各自祭出宝物朝着不同方向而去。
      而也正如先前所预料的那样,无数的恐怖能量自虚空之上坠落,如彗星一般砸向仙门所在,却尽皆被那四方神兽所创造的结界阻拦了下来,但一场大战,也由此而发。
      相较于外界的混乱,南山小院倒是一片宁静,李悠然的气息恢复了平稳,只是他的周身上下,却被覆满了诡异的黑色纹路,如锁链一般。
      陶潜面色平静,此时的他哪里还有先前的行将就木,迈步之间便来到了李悠然的身前,一指点在了他的眉心。
      无尽玄异的符文荡开,飞快地涌入李悠然的体内,将少年身上的纹路逼近体内,化作九根黑森森的锁链将李悠然的元神禁锢。
      待所有锁链消失,陶潜才收回手指,望向那天际的滚滚雷云,以及更遥远的一片虚空。
      “还是来了么?”
      低声的呢喃落下,陶潜已不在南山,而逍遥仙门的上空,亦是有着一把仿佛能够撕开天地的虚幻之剑携势而来。
      “就连那位都忍不住出手了吗?!”
      与四神兽共同抵御天地强者倾轧的重光六人见到那剑,脸色陡然巨变,他们自然认识那把剑是出自谁手,那是当世唯一能够与圣人陶潜相提并论的存在,有着剑仙称为之人。
      修士逆天而行,最忌却非天劫,而是那无处不在的人劫!
      剑方至,那由十大灵宫境强者所构造的结界顷刻间便分崩离析,四神喋血,重光六人也节节败退。
      “学宫那位,我尚未走,你未免太急切了些。”
      就在剑即将落下之时,一道平淡的声音却在此刻响彻天际。
      天地之间,有一如塔般层层叠叠的灵宫伫立,细细数来,竟有九座,灵宫一现,四方皆寂,那把斩天之剑也在瞬间便瓦解开来。
      “那是……师傅?!”
      重光抬头望去,只见一道渺小身影立于灵宫之巅,一身的粗布麻衣却衬托得那身影神异无双,一时间,莫大的狂喜充斥脸庞。
      但很快,这份狂喜便被接下来的一幕冲散了去,同样恢宏的一座剑宫,自虚空坠下,瞬间便将陶潜的灵宫之势倾轧大半,唯一的不同,便是那剑宫上并无人影。
      “你为天道掌剑,我为我道长存。”
      面对剑宫,陶潜仍凛然无惧,双手负于身后,淡然道,“纵有天劫相助,你我至多也就落个同归于尽,仙门灭了,灵玉国也将不复存在,莫要忘了你曾为她许下的承诺。”
      剑宫震颤,仿佛是在回应,陶潜答道,“不如这样,我们各退一步,我今日会应劫而去,但你要镇守域外六千年,六千年内,学宫之人不得对仙门出手,一切因缘,到那时一并了结,如何?”
      剑宫沉寂,似在思虑,过了片刻便消散于无形,陶潜低声呢喃,“若是再等百年,便是我也非他敌手啊……”
      短叹之后,陶潜望向下方,虽天际大战,可仙门却未伤分毫,重光六人欣喜向他奔来,却被他挥手拦下。
      陶潜道,“你六人跟随为师修炼,为师从未有所恳求,但今日,为师却要求一件事。”
      他望向那南山小院,尚未苏醒的李悠然,“不论今后何事,你们定要护他,你们可以死,但他,不能……”
      听见师傅那如交代后事的话语,六人皆是愣在那里,而陶潜的九座灵宫,也开始以天倾之势倒塌。
      灵宫毁则神魂灭,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结局,但陶潜却仍浅笑置之,他望向天际,笑道,“诸位同道,陶潜先行一步。”
      他望向他的徒儿们,挥手道,“都回去吧,莫哭,多大人了。”
      像是长辈对后辈的训斥,六大灵宫境早已以泪洗面,他们并非不想阻止陶潜兵解,只是在他们周围,陶潜设下了无穷禁制,踏前一步都难如登天。
      最后,当灵宫彻底瓦解之后,陶潜望向李悠然,身体化作一道流光冲进少年的丹田,直接撞碎一根封锁了元神的锁链之后,便烟消云散。
      灵宫入灭,天地同悲,天空中无尽光雨坠入人间,将那笼罩已久的劫云驱散,将一片片干涸土地生机,这光雨,是陶潜毕生修为所化,在他魂飞魄散之际归还世间。
      南山之上,小院中的李悠然睁开眼睛,却不见陶潜身影,他的身边唯有一本书,书名《长生秘典》,一张字条,上面写道。
      “世人修行,皆为长生,而你修道,始于长生。”

序章 长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