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阿松的小脸,黑下来,他不高兴了。
      “啧,姜堰,当着孩子的面,不许乱说话!”
      萧望月轻轻的推了一下身边的姜堰,哪有他这样当爹的。
      她的小女儿,却补上最后一刀:“嘻嘻嘻,外头的人都说哥哥,还没三块豆腐摞在一块高!”
      姜阿松,更不高兴了。
      甚至,脸上带着怨念。
      以至于,萧望月亲自冲了一碗槐花蜜,又哄了半天,才让阿松释怀。
      第二天,姜堰替萧望月和姜棉收拾好行囊,送他们上了马车。
      并且交代姜二郎,好生的把嫂子和侄女,照顾好。
      “大哥,我难不成,还能亏待嫂子啊?”
      姜二郎坐在牛车前,无奈的说道。
      家里如今的光景,怎么来的,他心里有数。
      不论是山货铺子,还是县城里的宅子,还有家里的绢花买卖。
      全都是大嫂一手置办下来的。
      “大哥,你也回去吧,别送了。”
      孟氏抱着孩子。
      她恨不得把大嫂当做菩萨供起来,哪里舍得亏待。
      萋望月搂着姜堰,也让姜堰回去,别在外头受凉。
      “阿月,收完柴胡,你便赶紧回来。”
      姜堰又交代了一句,这才回去。
      牛车也缓缓驶动,在两个时辰后,回到了宝河村的地界。
      萧望月自从带阿松到县城里找学堂,然后又在那安了家。
      兜兜转转,算一算,已经是三四个月,没有回来过了。
      “大嫂,咱家现在非但养了鸡,还喂了牛和猪呢!”
      孟氏抱着孩子,麻溜的从车上下来,开始和萧望月介绍其家中的活物。
      成群的鸡鸭,还有肥猪老牛,以及修缮一新的房屋。
      这些都是,萧望月去了县城后,才置办的。
      “娘亲,我先出去玩啦!”
      宝河村是姜棉的老家,小丫头一到地方开心的不得了。
      不用人抱,她自己就溜了下来,熟门熟路的去找昔日的小友。
      萧望月审视一番。
      的确,现在的姜家,和她刚刚重生来那会儿,多有改变。
      屋子不再漏风,家里也不算很穷,或许已经成了宝河村的首富。
      “大嫂,绢花买卖挣的银子,我也没乱花,老三去拿账本。”
      孟氏又赶紧让姜三郎,去从物屋里拿账本。
      他们是一家子,这没错。
      可挣的银子,存着也好,流出去也罢,总得清清楚楚的才行。
      “这倒不必,老三,你先带我到柴胡地里转一圈。”
      萧望月原本就是想把买卖,交给姜家的几个人打理的。
      她手里也不缺钱——之前卖人参,入账千多两银子。
      同样的,银子多,或者少,萧望月也没有太多的概念。
      “好,那你在家里烧饭,我带着大嫂去地里。”
      姜三一点头,答应下来。
      姜家那两亩地,在多宝河边,隔得不算远。
      两个人空着手,顺着田间小径,走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
      “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姜三郎开心的说道。
      放眼望去,附近的田地里,长得都是些低矮的萝卜。
      甚至有些没有任何作物,只裸露着黄色的泥土,还有白色的残雪。
      而姜家的田地里,却是一片盎然。

第231章 回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