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个问题得这么看。”
陈淑敏身旁的郑总接着话题说下去。
“国内生意的确不好做。一切都是因为产能过剩嘛。所以,我和陈总的意思是产品有机会就要出海,哪怕是赚个外汇利差,都好过在国内卷生卷死。”说着,郑总转头和陈淑敏对了个眼色,又道,“而陈总和我又是做外贸生意的。刚好在世界各地也有一些生意门路。大家既然投资了这个项目,自然而然心就该向着一处使,我们又不会像外面那些投资人似的,投了钱就不管了。陈总也是这个心思。”
话及此,在场诸位不免连连点头。
此时,郑总话锋一转,道:“申总,可我怎么听说,上次陈总接洽来的欧盟订单,您一直还在考虑之中,到底是有什么顾虑吗?”
陈淑敏低头啜了一口咖啡,神情淡淡。应该是在过来之前就和郑总提前通了气的,自己退居幕后,让郑总独当一面来质疑申总的决策。
我心道不好,这么一来,申总的决策权肯定是会被削弱的。现在只看李总,是不是会站在他们这边给申总施压了。要是李总也这么想,那这单子只能接了。这是申总最保底的打算了。
“产能跟不上。”申总没等李总给出态度,自己先抛出了明确的态度,“这么大的订单,南宁的厂子要接下来,产能得在短时间内扩大五倍。就算增加一班工人,两班倒生产,也最多释放出一倍产能。我找生产主管测算了一下,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赶在最后期限之前交货。”
申总摊了摊手,无奈道:“不是我不想吃下来。是胃口没这么大,吃不下。”
李总略一拧眉,像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打着圆场说:“陈总、郑总,这申总说的,也是个现实问题,据我所知,欧盟那边的违约金很高,如果不能按时交付,恐怕也不好办。”
陈淑敏按捺不住,有些激动地插嘴道:“我这都是为了这个项目好,你们知道想跟西德森医学中心合作的药械公司有多少吗?这市场上又不是我们公司才生产医疗器械。你就不要挑三拣四了,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想办法解决产能上!”
这话一下子让会场静默了。
唐经理和郭经理的表情也跟着严肃了三分。尤其是唐经理,他负责的差旅业务下滑相当明显,他在公司里面的处境最近很艰难,一到这种剑拔弩张的场合,他脸上的表情就写满了战战兢兢,唯恐祸水东引,自己也成了饱受质疑的对象。
相比之下,方芳那边虽然业务缩水,但做展会是完成客户需求,与直接面对销售的唐经理相比,压力还是小了许多的。
只见,方芳缓了缓脸色,淡定地开口道:“去年,我们公司恰好和英健医疗合作过,举办过年会和几场小型洽谈会,我因此和他们几个主管也有过一些来往,他们公司是上市公司,论规模体量,我们公司和他们比起来自然不可相提并论,所以,我想是不是我们可以先把单子接下来,再想办法和英健医疗合作完成订单,当然,他们生产能力明显优于我们,这么一来,我们不免得看他们的眼色行事,利润肯定也得出让相当一部分。不过,就像是陈总说的那样,接下这个单子,至少能将我们的品牌打入欧盟市场,这也是相当具有指标意义的。”
话音刚落,会场上几位主管就交头接耳起来,似乎觉得方芳的建议说到了点子上。
李总也和申总耳语了几句。随后,李总说:“刚才方经理说的,是个解决思路。陈总和郑总,你们怎么看?”
陈淑敏拧了拧眉,哼了一声,冷言道:“就这么白白将利润拱手于人。那我们当初成立这个公司的目的又何在?!”
“一百万副手套,对方给出的采购价是50欧元一盒,订单总价是五十万欧元,抛去成本,再兑换回人民币,我们公司可以净赚375万,你们让给英健医疗做,说不好听,他们也是大公司,他知道你一口吃不下,逾期肯定要交违约金,不扒你一层皮是不可能的。”陈淑敏气愤地喝了口咖啡,但杯子已经空了,她喝了个空,将杯子砸在桌上,说,“以我的经验,英健不趁火打劫,我陈字倒过来写。”
这话太有威慑力,震得会场上的人都一脸肝胆俱裂的神色。
只有申总,打开身体向后倒去,姿态看起来像是在包容
第713章 商海汹涌(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