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樱的琉璃灯与陈文灏的铜灯相照的刹那,灯湾的樱树忽然齐齐震颤。
     不是风动,是树身从根到梢都在轻颤,像被两束光唤醒的沉睡者。陈文灏看见铜灯的金纹正顺着樱根蔓延,琉璃灯的银纹则沿着枝桠攀爬,两种纹路在第七株老樱树的树冠交汇,凝成半朵樱花形状的光斑——光斑中央,浮着半颗乳牙,牙尖沾着铜绿与银霜,像被两盏灯同时焐过。
     “这灯……”苏樱的指尖刚触到琉璃灯的灯座,灯壁突然渗出银液,液滴落在沙上,与铜灯的金粉融在一起,融成的浆里浮出个模糊的影:有人在洛阳旧城的灯市上,正把半盏琉璃灯塞进个梳双丫髻的女孩手里,女孩的发间别着樱花瓣,瓣上的纹路像极了苏樱掌纹里的灯形印记。
     陈文灏的断指处忽然发烫,烫得像揣着铜灯最初的温度。他低头看时,两盏灯的光晕里浮出重叠的字迹——铜灯显“鹿鼎”,琉璃灯显“洛阳”,合在一起,正是当年韦小宝在鹿鼎山石窟刻下的那句“洛水东流,鹿鼎归墟”。
     “你祖上……”陈文灏的声音刚起,樱树的枝桠突然垂下,枝梢的樱瓣落在两盏灯里,铜灯的金焰与琉璃灯的银焰同时暴涨,焰心处,七童的影与两个陌生的童影渐渐重叠:一个缺了颗乳牙的男孩举着铜灯,一个梳双丫髻的女孩举着琉璃灯,两人在灯市的人群里追逐,笑声撞碎了无数灯影,碎影里浮着“平安”二字的完整笔迹。
     苏樱忽然捂住嘴,眼眶泛红:“家母说,曾祖母是洛阳人,当年逃难时丢了半盏灯,只记得灯壁有樱花纹,说‘灯合处,便是家。”她的指尖划过琉璃灯的缺角,那形状竟与铜灯的缺口严丝合缝,像被同一颗牙啃过。
     潮声突然变调,混着极轻的“咔嗒”声,像两盏灯的灯芯在咬合。陈文灏把铜灯向琉璃灯推近寸许,两灯的缺口刚一碰触,就发出“嗡”的共鸣,共鸣声里,七株老樱树的树干同时裂开细缝,缝里渗出金粉与银霜,粉霜在空中凝成完整的“平安”二字,字的笔画里,游着条金鳞银尾的龙,龙嘴里衔着两颗乳牙,一颗沾铜绿,一颗带银霜。
     “是他们。”陈文灏望着龙影,突然明白——当年韦小宝不仅送了铜灯,还托人带了琉璃灯去洛阳,一盏守鹿鼎血脉,一盏护洛水亲缘,两灯本是一体,像七童的乳牙,总要凑齐了才完整。
     苏樱的琉璃灯突然腾空,悬在第七株樱树的枝桠间。灯壁的银纹里浮出幅

第289章 双灯相照·纹脉合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