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文灏退隐灯湾后的第一个冬天,江湖迎来了一场罕见的雪。洛阳灯盟的青石碑上积了层薄雪,却被碑底同心灯的光融化成水珠,顺着“江湖灯盟”四个字流淌,在雪地上晕开金色的光痕。陈文瀚站在碑前,铜灯的金焰比以往更加沉稳,灯座的宝石在光脉滋养下,已完全修复如初。
     “西域传灯使送来消息,流沙区的最后一个灯煞巢穴已清除。”苏樱捧着琉璃灯走来,灯壁映出沙漠的景象:商队在灯轮车开辟的光轨上前行,驼队的铃铛声与传灯点的钟声交织,“他们还说,那里长出了第一丛护灯草,是用陈文灏留下的种子种的。”
     陈文瀚接过灯盟的卷宗,上面记录着各地的光脉动态:北境的冰灯草在极夜中绽放蓝光,南疆的藤蔓灯架结出了灯形果实,江南的灯影戏班新编了《灯盟志》,连星瀚之域的卡文迪都传回消息,说他们用灯盟的信念之光,稳定了星系的能量乱流。
     “哥在灯湾定很欣慰。”陈文瀚摩挲着卷宗上的灯纹,“他总说,守灯的终极是‘不用守,当光脉自己能流转,当每个人都把灯放在心里,才算真正的长明。”
     这日,一个背着木剑的少年跪在灯盟门前,请求成为传灯使。少年名叫阿竹,是江南水乡的孤儿,当年陈文灏送他的莲花灯,如今成了他最珍贵的信物。“我想跟着陈大侠的路走,”少年举着莲花灯,灯焰在寒风中不熄,“让每个像我一样的孤儿,都能被灯的光照着长大。”
     陈文瀚看着少年眼中的光,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将一枚神灯碎琉璃交给阿竹:“这是传灯使的信物,带着它去江南吧,那里的灯影戏班正缺个懂灯语的学徒,你可以一边学戏,一边传灯。”
     类似的故事在江湖各处上演:曾被陈梓鹏劫掠的女子,成了峨眉护灯堂的医师,用灯焰为百姓疗伤;黑风寨的降徒在漠北开了家灯铺,专卖防灯煞的护符;连蓝旗章鱼的幼崽,都学会了用蓝光指引迷路的鱼群——光脉早已不止于人,更融入

第342章 新灯引路·江湖长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