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震动世界的亚运会开、闭幕式![2/2页]

四合院局外人 高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定得像当年站在跳板上的模样。
     看台上,李小云紧紧盯着现场大屏幕——虽然没有数字火炬手,但转播镜头里,正在高原服役的小七承志穿着军装,对着镜头敬了个礼。
     屏幕下方的字幕写着:“向所有不能到现场的守护者致敬”。
     她突然抓紧座椅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身旁的陈雪茹轻轻拍着她的背:“孩子看到了,他一定看到了。”
     高敏举起火炬,对准主火炬塔的引火点。“轰!”圣火燃起的瞬间,全场的烟花同时绽放,金色的火花在夜空中组成“1990”和“京城”的字样。
     没有微型LED,没有电子特效,但十二万人的欢呼声比任何科技都更震撼——那是从心底迸发的喜悦,像压抑了太久的河流终于奔涌而出。
     观礼台贵宾席上,沙特亲王指着夜空中的烟花,对身边的霍正业惊叹:“太壮观了!你们用有限的条件,办出了最动人的庆典。”
     他转动着手上的红宝石戒指,语气里满是赞叹,“我看到体育场外的绿化带,工人师傅们正在浇水,连花草都透着精气神。”
     霍正业笑着指向不远处的技术区:“那是我们的工程师们熬了三个通宵的成果。
     他们说,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够我们用的,不用跟别人比排场,比心意就行。”
     他说的是负责烟花燃放的团队,为了控制成本,他们反复计算药量,让每一朵烟花都恰到好处地绽放。
     圣火燃烧的光芒里,李小云悄悄擦了擦眼角。
     她想起昨天收到的短信,儿子在短信里说:“妈,虽然不能到现场,但我会在哨所里升国旗,跟京城的圣火一起,为祖国骄傲。”
     此刻,看着那团跳动的火焰,她突然明白,有些距离,从来都不是距离。
     商机潮涌,赛事经济
     开幕式后第三天,国贸保利会展中心(原创新中心)已经化身贸易战场。
     黄云裳管理的奢品集团的“丝绸”展位前围满了外国客商,日本客商摸着一匹绣着缠枝莲的绸缎,手指拂过上面的纹路,眼里满是赞叹:“这手艺比我们的和服面料还精细!开幕式武者穿的汉服,就是用这种料子做的吧?”
     工作人员笑着递过样品:“您真有眼光!这是我们改良的云锦工艺,既保留了传统纹样,又更耐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指着展板上的效果图,“您看这个设计,把贵公司的logo绣在领口,做成员工制服,既有东方韵味,又能展示企业文化。”
     说话间,她让助手展开一匹新织的绸缎,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上面,金线在花纹里闪着光——这是特意为亚运会准备的新款,光配色就试了二十多次。
     签约桌另一端,肖承勋这边正与东南亚客商敲定太阳能路灯的订单。
     “怀柔运动中心外的路灯用的就是这套系统,白天储能,晚上照明,阴雨天也能亮六个小时。”
     他指着样品上的太阳能板,“您看这材质,抗风抗雨,特别适合东南亚的气候。”
     客商敲着计算器,突然抬头笑了:“肖董,我们吉隆坡的街道正需要这种路灯,既环保又省钱。
     不过我有个要求——能不能把灯柱做成双子塔的形状?”
     肖承勋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我们的工人师傅手艺好,保证做得一模一样。”
     他们身后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最新数据:亚运首周,怀柔周边的旅馆全部住满,农户们把自家的厢房收拾出来当“家庭旅馆”,炕头上摆着新做的被褥,女主人学着用“欢迎光临”招待外国客人;琉璃厂的非遗摊位前,内画鼻烟壶、景泰蓝书签成了抢手货,老艺人一天要画十几个才够卖;连胡同里的老茶馆都添了新桌子,服务员穿着新做的褂子,学着给客人泡“时髦”的红茶。
     龙吟未绝,永续新章
     闭幕式那晚,霍正业把肖镇拽到休息室。
     电视里正播放着央台的现场直播画面,播音员用洪亮的声音说:“京城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华夏的新面貌,也开启了亚洲体育的新篇章。”
     老人斟满两杯二锅头,酒香在空气中弥漫:“这杯敬你的团队,把开幕式做成了咱华夏人的脸面。但别想歇着...”
     他指着窗外灯火通明的保利运动中心,“粤州市长刚才打电话,说也要办大型赛事,想请你去给参谋参谋。”
     肖镇举杯苦笑,这是他发力发太大了,玻璃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叔儿,咱可是管着科工委的,关系着国家安全的国防工业发展,这……我不会再接这些活儿了。
     让小张去操办吧,人家才是专业的,我就一顾问敲边鼓。
     我还想沉下心来搞搞科研的,小曙那边还需要我去一起去开发月球基地研究的是真没那些空闲时间。”
     肖镇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才不会再接这种类似的活儿了,不伦不类的还耽搁他的正业。
     “你啊你……行吧……不难为你了!”
     霍正业拍了拍肖镇肩膀无奈的答应了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小混球”。
     窗外,闭幕式的表演正进入高潮:三千名儿童手举纸做的灯笼组成巨大的“和”字,灯笼上画着他们心目中的“未来城市”。
     巴基斯坦运动员正教越南选手编华夏结,红色的丝线在两人手中穿梭。
     科威特记者跟着广播里的《亚洲雄风》旋律点头,虽然听不懂歌词,却跟着节奏拍手;几位外国运动员举着“盼盼”吉祥物合影,闪光灯在夜色中亮成一片。
     烟花在夜空绽出五角星图案时,铭翰突然骑到肖镇肩上,小手抓着他的头发:“爷爷!明天带我去爬长城好不好?老师说长城上能看到全中国的风景!”
     肖镇笑着把孩子往上托了托:“好啊,让你看看爷爷们修的长城,比故事里的还要壮观。”
     满场欢呼声中,陈雪茹与李小云相视而笑。陈雪茹手腕上的翡翠手镯是从港城带来的,李小云的听诊器是医院新配的,一个承载着岁月的故事,一个守护着生命的希望。
     她们知道,这场1990年的盛会,就像一颗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埋下了“更好”的期盼——未来的华夏,会让世界看到更多奇迹。
     水墨惊雷的回响:
     ★ 科技为基:开幕式灯光系统采用国产设备,节能效率比国际标准高30%,液压舞台等技术实现多项国内首创
     ★经济引擎:“赛事+文旅”模式带动消费超8亿元,5国采购团签约额突破50亿,怀柔地区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
     ★文明对话:37国媒体盛赞开幕式“用东方美学打动世界”,非遗技艺展示吸引外国游客超5万人次,成为文化交流的新窗口
     当《亚洲雄风》的旋律再次响彻云霄,看台上白发苍苍的肖征忽然缓缓站起,向着圣火敬了个军礼。
     他身旁的港城曾孙还不懂这仪式的意义,却学着祖父的样子,把小手举得笔直。
     1990年的夏夜,星光与圣火交相辉映,照亮了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脚步,也照亮了无数人心中的憧憬——未来已来,且一定会更好。
     闭幕式一完的时候,安排好了撤场后肖镇和张导俩人相视而笑,然后就是同一个动作:在指挥部拉开钢丝床躺倒就秒睡。
     等霍正业带着一票中枢领导来慰问的时候就看到导演总指挥部呼噜声震天响。
     有随行工作人员正要上前摇醒,霍正业摆了摆手,轻手轻脚给肖镇几人盖好被子。那动作就像肖镇小时候跟他生活在一起动作都是一样的。
    喜欢。
  

第7章 震动世界的亚运会开、闭幕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