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沿海打击走私专项斗争1[1/2页]

四合院局外人 高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的海风带着特有的咸腥,拂过海花岛奢华别墅区的椰林树影。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引擎的轰鸣便撕裂了黎明的静谧。
     一架涂装低调的超级鹰行政直升机稳稳降落在别墅后方的专属停机坪上。
     舱门打开,肖镇迈步而出,肩章上三颗将星在初露的晨光里沉甸甸地闪着冷硬的光泽。
     他回望了一眼身后这座价值不菲的临海别墅。
     这是他家老五肖承勋的手笔,特意送给他们母亲的颐养之所。
     肖镇入住此地他也异常谨慎。每日早晚乘坐军方序列的超级鹰往返于文昌基地与此处,行程绝少落地海花岛内部道路,最大限度规避着一切可能的视线与流言蜚语。
     位至将星,肩上扛的是如山军令与国器之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任何一丝不必要的牵扯都可能被放大,成为投向军队公信力的暗箭。避嫌,早已刻入骨髓。
     直升机再次拔地而起,将喧嚣抛在下方,朝着文昌军事基地的方向飞去。
     舷窗外,辽阔的南海碧波万顷,远处繁忙的海岸线与港口轮廓渐次清晰。
     肖镇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薄雾,落在那些看似寻常的码头和车流上。
     这看似繁华的图景之下,一股他无法容忍的暗流正在汹涌——大量走私的二手日本车,正通过这些渠道,源源不断地涌入海南,冲击着市场,践踏着规则。
     回到基地,肖镇没有走向月球基地项目组那栋充满未来感的白色主楼,而是径直走进了自己那间保密级别极高的办公室。
     巨大的办公桌上,除了堆积如山的月球基地工程图纸和进度报告,一份厚达一百三十页的《海南车辆乱局调查报告书》显得格外醒目。
     这份报告,是他利用在文昌统筹基地建设、不可避免地接触地方交通和物流现状的机会,动用个人权限和少量绝对可靠的旧部力量,耗时数月秘密调查的成果。
     他知道,这多少有些逾越了“军管军、民管民”那条约定俗成的界限。
     然而,当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照片摆在他面前时,作为一名从基层“小交通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军人,一种源自血脉的责任感让他无法袖手旁观。
     他拿起保密专线电话,话筒里传来线路特有的轻微嗡鸣,稳定而可靠。第一个电话拨给了远在首都的霍正业叔叔。
     这位在他五岁半时,组织上就安排来照顾他生活起居的长辈,两人共同生活了漫长的岁月,情同父子。
     “霍叔,”肖镇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我是镇娃子。打扰您了。有份东西,关于海南这边的情况,很棘手,也很重要,想请您过目。已经通过绝密渠道递过去了。”
     电话那头,霍正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沉稳,充满了长辈特有的关切:“镇娃子?听着语气不对。东西我收到了,刚拿到手。
     怎么,文昌的月亮不好看,看上地上的麻烦了?”虽是玩笑,但肖镇能听出霍叔话里的重视。
     “霍叔,这可不是小麻烦。”肖镇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报告您看了就知道。这帮搞走私的,简直是在挖我们国家经济的墙角!
     您看看那些数据,每年逃掉的关税和增值税,是个天文数字!更别提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冲击了。
     神龙集团的宝马、南山的路虎、名爵、莲花,京汽的天枢、奥迪、长安,还有咱们的航空舱保姆车,哪个比小鬼子的那些二手车差了?
     可这些走私车,成本低得发指,价格优势巨大,直接就把正经厂家的市场份额冲得七零八落!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投入巨资搞研发、提升品质?这打击的是整个产业链的信心,是几百万产业工人的饭碗!”
     话筒里沉默了片刻,只有霍正业翻阅纸张的沙沙声隐约传来。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久居中枢的凝重:“数据……触目惊心啊。税收流失的规模,确实远超我们之前的内部预估。这份报告,价值连城。
     镇娃子,你这份心,我明白。但你要知道,这滩水,很深。地方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甚至……”
     霍正业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严肃:“……甚至可能涉及我们内部个别意志薄弱、被腐蚀的人员充当所谓‘保护伞。
     你这报告,是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压力,会非常大。”
     “霍叔,”肖镇的声音斩钉截铁,毫无退缩,“我既然看到了,就不能当没看见。军队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这‘国字,难道只指疆土?
     经济命脉被蛀蚀,民族产业被挤

第19章 沿海打击走私专项斗争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