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若得这些利器,或许在他有生之年,能见证老九为大明开疆拓土。
     届时,他的功绩,即便不及老九,稳居第二亦非难事吧?
     朱标听后,只能苦笑摇头,满心无奈。
     他已然明白,老爷子一旦有了某种念头,便是他也难以劝阻!
     此刻,蒋瓛带着锦衣卫,携朱松所送的年货及那瓶回清丹前来。
     朱元璋瞥向药瓶中的丹药,正如老九所说,共有六颗,十日一粒,足以支撑他两月无忧。
     见朱元璋如此珍视回清丹,朱标心中不禁暗笑,好在及时克制。
     “这般盯着朕作甚?”
     朱元璋见朱标忍俊不禁的模样,瞪大了眼睛。
     “父皇,您不是曾说,寻求灵丹妙药的皇帝皆是昏君吗?”
     朱标调侃道。
     “混账,那些昏君所得之物,怎能与老九所炼丹药相比?”
     朱元璋怒目而视,若非顾虑朱标体弱,定要责罚一番。
     “儿臣玩笑之言,父皇息怒!”
     “九弟还送来诸多物品,不如先看看?”
     朱标试图转移话题。
     “也好,先看看。”
     朱元璋闻言,转而望向锦衣卫抬来的大箱。
     一箱满载瓶罐,皆是辣椒酱、豆腐乳等调料。
     这些调料,一旦缺了,便觉饭菜无味,即便是偶尔出宫,朱元璋也必让人带上。
     朱标亦然。
     这些看似平凡的调料,却是父子二人的心头好。
     这一箱,足供二人食用半年。
     另一箱,则是汉中府所产的奇珍异果。
     箱中物品琳琅满目,从常见如草莓、西瓜、葡萄,到罕见之物,一应俱全。
     当打开第三个箱子时,朱元璋与朱标不禁瞠目结舌。
     这是何物?
     满满一箱书籍映入眼帘!父子俩急忙各取一本翻阅,一本详述农业种植之法,另一本则介绍农业生产工具。
     内容涵盖科学种植技术与农作物特性,更有一包种子,内含诸多朱元璋闻所未闻的植物品种。
     据老九所言,年后春暖花开之时,便可依照书中指导,将这些种子播撒于适宜之地。
     此外,箱中还有各式灌溉、耕种工具的制作方法,既有简易之器,也有复杂之作,皆可送交工部研究制造。
     最令人父子俩惊奇的是一张世界地图,其疆域竟与“老神仙”所赠大明巅峰版图相仿。
     这张地图究竟源自何处?一时之间,二人惊愕不已。
     “你等都退下!”朱元璋回过神来,连忙吩咐蒋瓛等人离去。
     不久,御书房内仅剩朱元璋父子。
     三箱之中,最后一箱价值最高,重逾千金。
     这些农业技术与种子,若能推广实施,必将造福大明百姓。
     “好!”朱元璋语气激动,“老九这年货送得恰到好处!这一箱皆是珍宝!待来年春暖,书籍与种子得以应用,大明盛世指日可待!”
     “儿臣即刻召集工部与户部官员,务必在春耕前将一切安排妥当。”朱标连连点头。
     “只是,老九这世界地图究竟是何用意?他又从何而得?”
     朱元璋的视线重又落在世界地图上,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朱松慷慨赠予朱元璋诸多物品,实则因汉中农业已步入正轨,他不介意将农业技术推广至大明全境。
     然而,工业相关书籍,朱松绝不外流。
     相较于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与金融知识才是他真正的底牌。
     朱松并非防范何人,而是工业与金融业必须紧握在他自己手中。
     他可与任何人合作,但这类核心资源必须由他亲自掌控。
     朱松的赠礼,令朱元璋与朱标父子兴奋不已。
     夜幕降临,朱元璋用完晚餐,便嘱咐王琛,今晚他要早睡,不许任何人打扰。
     因他终得足够推演朱匣焌国运的国运值。
     为确保万无一失,避免明日晨起困难,朱元璋决定今晚早睡。
     躺在龙榻上,朱元璋痛快地让国运系统扣除了1210点国运值,但仍觉心疼。
     这是他十数日签到所得。
     为满足好奇,他常受国运系统“摆布”,连续十数日积攒国运值,愈发艰难。
     【汉王朱匣焌的人生加载中……】
     随着国运系统进入加载页面,朱元璋迅速沉入梦乡。
     【汉王朱匣焌模拟时长:八个小时!】
     时长提示响起。
     推演朱匣焌需八个小时,朱元璋暗自庆幸自己早睡的决定。
     汉王朱匣焌究竟何许人也?
     莫非老九登基后,封二子朱匣焌为汉王,继承其王爵?连汉中封地也一并赐予?
     你于洪武二十八年六月诞生于汉王府,母亲徐氏,乃中山王徐达之女,祖父为当朝皇帝,身份尊贵无比。
    

第472章 几乎坐享其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