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1章 心中实则被老九的壮举所震撼![1/2页]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坦然笑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来王爷并非针对沐王府,而是通过此事警示他人!
     正如朱松所说,汉中府生意庞大,难免遭人嫉妒。
     日后若有不长眼者妄图生事,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
     ……
     应天府内,朱元璋坐在御书房,审阅着朱松送来的计划书。
     “王琛,速去传标儿与张紞前来!”
     阅毕,朱元璋即刻吩咐王琛。
     不久,太子朱标与户部尚书张紞便来到御书房。
     “你二人看看这份折子。”
     “这是老九特意送来的。”
     朱元璋将计划书递给朱标。
     朱标看罢,表情复杂,随即递给张紞。
     张紞的反应更为强烈,呼吸急促,全身颤抖。
     “陛下……按汉王之意,欲在应天、广州、泉州皆设经济特区!”
     张紞费了好大力气才将话说清楚,一脸激动地告知朱元璋。
     “甚好!”
     “对此,你有何见解?”
     朱元璋含笑点头,心中实则被老九的壮举所震撼!
     然而,震惊过后,朱元璋更多的是兴奋与激动,内心情绪之复杂,并不亚于张紞。
     “这……”
     张紞欲言又止,似有顾虑,未即刻回应。
     身为户部尚书,张紞深知汉王此计之重!
     仅西北两府去年的税收,便足以令他心动!
     若再增数特区……
     但此事重大,改革之举,文武百官反应难料!
     “父皇,儿臣以为九弟之计可行!”
     此时,朱标率先表态。
     身为太子,他自然明白张紞所虑,率先表态,也算是给张紞吃了定心丸。
     更重要的是,朱标深知老爷子心意,料定老爷子已被老九之计所动!
     否则,也不会召他与张紞一同前来。
     “嗯,朕亦觉可行!”
     “老九之计详尽至极,各地发展产业亦有所述!”
     朱元璋大笑。
     “陛下,臣亦觉汉王殿下之计可行,但恐有人异议!”
     “尤其是应天府!”
     张紞已看出,眼前父子二人,已是汉王朱松最坚定的支持者。
     “那便看你张大人明日早朝如何表现了!”
     “不论你用什么方法,明日早朝,务必提出此事,由你牵头,太子助你,将众人之口皆封!”
     朱元璋对张紞的回应颇为满意,并道出了召见他的真正意图。
     “陛下,您这是要将臣这把老骨头置于炭火之上啊?”张紞苦笑回应。
     若他领头,便意味着他将被打上汉王朱松的标签,日后脱身将难上加难。
     “不乐意?”朱元璋挑眉问道。
     “臣绝无此意!”张紞连忙否认,“既然陛下有旨,臣定当竭尽全力!”
     张紞明白此番无法回避,索性点头应允。
     他深知,一旦在朝会上公开支持汉王朱松的计划,必将得罪不少人。
     但另一方面,彻底站在朱松一方,对他而言也未必是坏事。
     毕竟,皇上和太子都在同一阵线,这或许是目前大明最稳固的阵营。
     “好!你没让朕失望!”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另外,老九送来的那批水果种子,也交由你处理。
     按老九所说,桂地适宜水果种植,你们户部需妥善安排。
     无论朝堂局势如何,先把事情办了!”
     张紞连忙答应,随即告退。
     “王琛,即刻派人将老九送来的水果树移植到中去!”朱元璋心情愉悦,又对王琛吩咐道。
     此次朱松不仅送来了种子,还有许多水果。
     为保鲜,部分水果连同树木土壤一并运来。
     朱元璋首次见到如此多种类的果实,决定将其栽种到,以便随时享用。
     与此同时,另一些水果已被一箱箱抬了上来。
     “标儿,瞧瞧这些!”
     “葡萄干、柿子饼,都能放很久!”
     “桃子、橘子,都泡在糖水罐里了!”
     “还有杨梅酒,老九说加了不少珍贵药材,每天喝点儿,对身体好!”
     朱元璋望着满箱的果干果酒,笑对朱标介绍。
     “也就九弟,能想出这些新奇点子!”
     朱标闻言,亦笑。
     这些东西,对百姓而言,或许能添些生活乐趣,四季尝鲜。
     但对皇家,却算不得什么。
     杨梅泡酒更是常见,朱标不解朱元璋为何如此欣喜。
     “王琛,去把那些熟了的果子摘些,给大臣们都送去!”
     朱元璋忽又想起一事,吩咐道。
     114:未来发展,需全国之力!
     丝绸之路,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始,以长安为起点,经西安、甘肃,至西域各国,穿中亚、西亚,达地中海周边。
     古长安,即今大明西安府,丝绸之路起点

第481章 心中实则被老九的壮举所震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