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携家带口投奔帖木儿帝国,他人可去,他则不能!
     “即刻调集各族精兵,全数撤回阿力麻里防御!”
     “传本汗旨意,轮台守军亦全部撤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城池,本王暂且舍弃!”
     情急间,黑的儿火者断然下令,召回所有兵马至阿力麻里!
     他手头尚能集结之兵力,不少于十五万,若在阿力麻里坚守,或有一丝生机!
     至于轮台,定难保全!
     尽管轮台城坚不可摧,但周遭中小部落多已归顺大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他的兵力不可如此无谓消耗于明军之手!
     然而,此刻镇守轮台者乃怯马鲁丁,其是否会遵命撤退,唯有天知!
     与此同时,朱元璋与朱松率三万汉中军围轮台已七日!
     至轮台城外,汉中军并未急于攻城,而是静候自哈密卫运来的十八门大炮!
     言及七日破城,非指实战七日,实为待炮至,耗时七日罢了!
     这几日对朱元璋父子而言,并无异样。
     饮食如常,父子对弈,间或接见前来乞降的邻近部落!
     但对轮台城内的怯马鲁丁及五万守军而言,却是度日如年!
     汉中军围而不攻,意在长久相持?
     时日越久,对怯马鲁丁等愈发不利!
     此理,人人皆知,怯马鲁丁更心知肚明!
     “真要舍弃城池突围吗?”
     怯马鲁丁此刻,逃意再生!
     本欲倚仗城池坚守,但眼下看来,这城似乎也岌岌可危!
     然而,怯马鲁丁还未及定夺。
     汉中军已守候七日,自哈密卫运来的十八门大炮终至!
     “父皇,时机成熟了!”
     “儿臣曾言七日攻下轮台,看来无需更多时日!”朱松笑道。
     “稍安勿躁!”
     朱元璋摆手,随即命蓝玉等人至轮台城外挑战,劝守军投降!
     此乃最后警告,不降则战!
     “投降?我宁死不屈于大明!”
     “大不了血战突围!”
     “即便阿力麻里回不去,我还可以投奔帖木儿帝国!”
     怯马鲁丁闻明军挑衅,脸色铁青!
     于是,轮台守军断然拒绝了大明的要求。
     “不识时务,你们不降更好,正好多立些军功!”
     蓝玉唾骂一声,大手一挥,新到的十八门大炮一字排开,炮口直指轮台城墙!
     蓝玉一声令下,十八炮齐发!
     瞬间,震耳欲聋的声伴随天摇地动,仿佛要撕裂整个世界!
     汉中军将士纷纷上马,列阵以待,准备首轮冲锋!
     157:得民心者得天下,朱松之策震撼西域部落!
     轮台城墙上,火炮轰鸣,碎石纷飞,守城将士瞬间被炸翻一片,惨叫连连,场面惨烈!
     这土石构筑的城墙,在神武大炮的轰击下显得脆弱不堪,一炮之下,坚固城墙瞬间布满巨大孔洞!
     “冲锋!”
     随着一声怒吼,蓝玉、秦武、耿青各率一队重装骑兵,自崩塌的城墙缺口处发起首轮突击。
     这些重装骑兵,人马皆披铠甲,手持钝器,气势如虹。
     守军本就因炮火伤亡惨重,慌乱之中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便被汉中铁骑无情碾压。
     城墙上的西域守军顿时四散奔逃,逃不及者,瞬间沦为汉中铁蹄下的亡魂。
     “坚守!”
     “绝不能让明军入城!”
     怯马鲁丁惊恐万分,显然被汉中军的火炮与重装骑兵攻势所震慑。
     好在轮台城内守军尚有五万之众,城墙上的溃败并未动摇其根本。
     他迅速组织剩余兵力,设下防线,利用绊马索绊倒了不少汉中战马。
     面对重骑兵,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从马腿入手,设置障碍,往往能收到奇效。
     古战场上,步兵骑兵为主,此类针对马匹的手段历来最为奏效。
     一时间,不少汉中铁骑被绊倒。
     但汉中军士,即便,亦身披重甲,手持钝器,起身之后,重锏铜锤挥舞,杀入西域守军之中,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战场上,钝器的威力远超普通刀枪,一锏一锤,便能轻易掀飞对手兵器,实力悬殊。
     与此同时,第二批汉中铁骑再度发起冲锋,不过片刻,轮台城南城门失守,落入汉中军之手。
     蓝玉、秦武、耿青各领五千兵马,分赴轮台城余下三方,沿途势如破竹,将顽抗的西域守军击溃。
     汉中军迅速占领轮台城大半街道,遇持械者,不论军民,皆无情斩杀。
     汉中军杀心已起,即便是平民持镰刀、锄头,亦被视为敌。
     朱松虽有令不得伤民,但战场上误伤难免。
     更有百姓被西域守军胁迫参战。
     凡反抗者,皆视为敌。
     战至日落,西域守军大多投降,五万大军仅存不足万人,皆因汉中军之威吓破胆。
     杀戮终止,城外等候的朱元璋与朱松换马,缓缓入城。
    喜欢。
  

第525章 此乃霸道的体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