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吴景阳吃完饭,他带着李易来到京都大学,人工智能大脑实验室。
李易见到齐院长,齐国正把他带到办公室里,寒暄客套了一会。
随后吴景阳便带李易,去参观生物计算机。
“李易,我们根据你上次留下的数据,重新调整了一下神经元的排列,我们搞出了一台小型生物计算机。”吴景阳向李易介绍道。
“小型生物计算机?有多小?”李易好奇问道。
吴景阳卖弄了一下关子“等会我带你去看,你就知道有多震撼了。”
吴景阳把李易带到实验室门口,李易交出身上所有的电子设备。
李易换好无尘服后,跟随吴景阳进入实验室。
李易再次看到那台,“巨型”的生物计算机。
那台是由人类一部分大脑,组成的生物计算机。
吴景阳和实验室里,其他研究员打了声招呼,就把李易带到实验室最里面。
李易看到实验室最里面,有好几个研究员,围绕着桌上一台长型盒子,在激烈讨论着。
吴景阳和他们说了几句,几名研究员很快散开。
吴景阳指着桌上的长盒,自豪道“这是我们利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神经元进行信息处理,结合硅芯片技术,构建的小型生物计算机。”
李易惊讶地看着长盒子。
盒子可能就一个成年人的前手臂长。
李易让系统进行分析。
系统汇报需要20分钟时间分析。
李易有点惊讶,眼前这小长盒,系统竟然需要20分钟分析。
“它能做什么?”李易询问道。
“它包含约100万个,从人类干细胞培养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被安置在59电极阵列上,能够自主重组连接,模拟人脑的学习能力。”
“经过研究表明,它的神经元在有限,样本下的学习速度,要优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QN、A2C等,尤其是在实时任务,例如在游戏模拟中表现更为高效。”吴景阳自豪道。
“你们给它取了名字没有?”
“还没有,他是我们受你大脑研究启发后,做出来的一次新尝试。”吴景阳回答道。
“神经元是怎么在这小盒子存活的?”李易提出疑问。
“我们通过一套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来维持培养的人类神经元,存活和功能稳定性。”吴景阳解释道。
李易摇了摇头道“说简单一点,你说得太复杂了,我听不懂。”
吴景阳想了一会,把自己知道的,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解释道“我们使用定制化的营养液葡萄糖、氨基酸、生长因子等,通过微型泵持续循环,模拟人体内环境。”
“营养液会定期更换,避免代谢废物积累。 ”
“会有什么废物产生?”李易好奇问道。
“生物系统运作,就会诞生乳酸和氨等等。”吴景阳解释道。
“长盒子里内置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器,维持恒定的气体分压,确保神经元代谢正常。”
“溶解氧水平,会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止缺氧或氧化应激。”
“整个系统采用封闭式培养舱,就是为了避免有细菌污染。”吴景阳耐心讲解道。
李易站在这微型生物计算机前,向吴景阳提问各种问题。
第292章 微型生物计算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