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年[2/2页]

重生飞扬年代 金蟾老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这天晚上,朱爸的书房。
      这几天朱爸的身子不太舒服,毕竟是奔七十的认了。
      好在经过检查,并没有大问题,这几天稍微减轻了工作强度。
      杜飞还是老样子,上个月朱婷的姨妈没来,就预感到了不好。
      结果一检查,果然又怀上了。
      原本生了老二之后,朱婷不打算再生了,跟杜飞在一起也比较注意。
      但架不住杜飞这个货没完没了的,最终还是中招。
      既然怀上了,总也不能打了,那就再生一个吧~
      虽然朱婷年纪大了,但好在已经生了两胎,身体素质也好,倒是没啥问题,反而觉着比前两胎更轻松了。
      杜飞知道也是喜出望外,这几天都早早下班,吃完饭顺便陪老丈人喝喝茶、聊聊天。
      朱爸喝了一口杜飞刚泡好的龙井茶,问道:“对了,小飞,你听说了法果那个火车,创了记录了。”
      杜飞“嗯”了一声:“您说高铁?的确很快三百多公里每小时。”
      这个年代,国内的铁路即使是运行比较快的客车,也就六十到八十公里每小时。
      还有些慢车,甚至只有四五十公里每小时。
      杜飞听出朱爸的意思,反问道:“您想搞高铁?”
      朱爸毫不讳言:“我们的国土面积大,而且人口众多,虽然这几年航空部门发展的不错,但从根本上解决运输效率的问题还得是铁路。”
      杜飞点头认同,他当然知道铁路的重要。
      而且他跟朱爸所想的不同,因为并没有出现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情况,此时国内还没有春运的概念。
      朱爸更多考虑的是货物物流以及有限的人口流动。
      再就是铁路是基础设施投入的一个重要方向。
      只是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不同意见,其中一个是花果要不要发展高速铁路,再一个就是走哪条技术路线。
      一是东洋派,毕竟东洋的第一条新干线在1964年就已经投入运营了。
      另一派就是法国派,在高速铁路上供,法果的技术一直相当先进,尤其是阿尔斯通公司。
      这次更是创下了世界记录。
      杜飞道:“爸,要我说,与其考虑那些,还不如立足我们现有的铁路网,尽量挖掘潜力……”
      在杜飞的记忆中,未来也是这么搞的,先是提速,再来动车,最后上高铁。
      现在一般客运列车的速度还不到八十公里,完全可以先提升到120公里,就已经相当可观了。
      朱爸点头,心里也比较认同杜飞的想法。
      杜飞又道:“再则火车速度提不上去,除了车辆和铁道的问题,调度也是重要因素。”说到这里杜飞刻意停顿了一下:“正好我们之前投入巨大建立了南北两个计算机基地,现在正好可以跟铁路部门合作,提高调度效率……”
      朱爸眼睛微眯,明白杜飞的意思。
      事实上,之前强力推进两个计算机发展基地,到现在依然有人持有保留意见。
      主要投入太大,而且具有不确定性。
      到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明确的,能够覆盖投入的产出方向。
      这次要是能把计算机与铁路提速结合起来,无疑能彻底压下这些质疑的声音。
      不过眼下只是聊天,要落实到具体的,还需更多考量。
      朱爸思考着,一口口喝着茶,片刻后也没继续说这个话题,转而道:“对了,前天与基薪戈通电话,他们希望我们派去一些留学生……”
      基薪戈目前是福特的果务卿,与朱爸之间有专线联系。
      杜飞微微诧异。
      与他穿越前的世界相比,现在花果与阿美莉卡的关系有很大不同。
      在他穿越前,是我们主动谋求派出留学生,甚至为了进行托福考试,小心翼翼的迎合对方的要求。
      杜飞到现在还记着看过一则新闻,当时阿美莉卡人傲慢的要求,进行考试涂卡的铅笔都要从阿美莉卡高价进口,美其名曰花果的劣质铅笔可能造成读卡机失误。
      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忍着,花费高价去购买那些最常见的铅笔橡皮,还要特地用飞机连同试卷一起跟宝贝似得运回来。
      但是现在,从建立纺织服装集团开始,双方关系缓和,已经几年时间,却仍没有派出一名公费留学生。
      这种情况反而让阿美莉卡着急了。
      没有留学生,他们还怎么洗脑,怎么渗透,什么远程牧羊!
      杜飞不由得玩味一笑。
      其实关于留学的问题,之前他跟朱爸曾谈到过。
      只不过那次并不是阿美莉卡提出的,而是国内有些人希望向阿美莉卡和欧洲派留学生,美其名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那次杜飞就表示反对,还说有那个钱不如办好自己的大学,把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请来讲课。
      这次居然是阿美莉卡提出来,还主动表示每年可以提供三千万美元的特别奖学金。
      杜飞嘿嘿道:“一年三千万,他们倒是舍得花钱,这点钱就想把我们培养了十几年,最优秀头脑资源拿过去,还真是想得美。”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