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夫妇染病(上推第二更)[1/2页]

偏不入中宫 一罐哈哈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桃花召集了几名医生,一同前往吴『药』师的『药』棚,『药』棚里已坐着一众胡子花白的老大夫。
     吴『药』师见人到齐了,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瘟疫之所以盛行,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是天地之间别有一种疫气所致。”
     桃花听闻,若有所思。这几日替病患喂『药』的时候,有个染重疫的老爷爷说,前年他老家大水,随后的三月也爆发了瘟疫。
     “现如今,长安城外的瘟疫,是否和严寒干旱有关?”她正想着,却不知自己已经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吴『药』师夸赞地看着她,“正是。另外我发现,这疫气是可阻挡的,可采用『药』物制服。”
     一个白胡子大夫提出自己的疑问,“但疫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而且无声也无臭。怎么能看得见闻得着呢?”
     桃花偏着脑袋,眼珠子转了转,“师傅说的极是,疫气乃是从口鼻而入。现下我们所戴的白面巾便是用来阻挡疫气入体的。”
     “桃花所言甚是。疫气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
     吴『药』师走到病床前,指着病患道:“今年疫气来势汹汹,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
     桃花崇拜地看着师傅,她师傅可真是神人!
     有个年轻的络腮胡医生霍地一下站起来,眼放精光,朗声道:“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故而需得将患病者隔离。”
     众人纷纷点头,极为赞同。
     “那患病者该服用什么汤『药』?我之前试了麻黄汤方,却是收效甚微。”中年大夫出声询问。
     桃花摇了摇头,“麻黄汤方发汗虽好,但不易控制。患者极易因贪凉而去衣被,麻黄只能延缓病情。”
     “我现在采用的是达原饮和三消饮两个方子。如今长安城外的病患皆可见憎寒壮热,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依方服用即可祛病。”
     吴『药』师指着『药』棚外正熬着的『药』罐子,“大家一看便知。”
     众人围了上去,阮钱氏揭开瓦盖,一阵异香扑鼻而来。
     “达原饮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
     桃花见众人满脸疑『惑』,脆声解释着:“家师曾研究翻烂《瘟疫论》,依着病患的病象对症下『药』,果然有效。”
     众人恍然大悟,顿觉自己又学了一课。
     “吴『药』师,黄芩不够了。”桃花看见阮卫甲急匆匆地从库房跑过来。
     天极冷,阮卫甲跑的满头大汗。
     “别急,阮兄,库房里的黄芩还剩余多少?”吴『药』师正在查看病患,连忙出声安慰阮卫甲。
     “仅一日余。”阮卫甲心中那个着急啊,这断『药』如要命,这几日瘟疫患者日趋增多,而老病患还需坚持服用汤『药』才能去病根,库房的『药』日渐减少。
     “桃花你速领几个医生一同去采黄芩,另外若是还有冬末的草果,可一并带回。”
     吴『药』师细心地嘱咐着桃花,“山上严寒,你多加注意保暖。莫要再染风寒了。”
     “是,师傅。”桃花答应极为干脆,又走到阮卫甲夫『妇』面前,递给他们两个香囊,“爹,娘,这是女儿这几日晚上赶出来的『药』囊,你们随身佩戴着。”
     阮钱氏接过绣工拙劣的『药』囊,打旋的眼泪顺着眼角悄悄滑落,“山上凶险,你多照顾好自己。”
     桃花和几个

第十八章 夫妇染病(上推第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