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8章 希望如此吧[1/2页]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季宇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宁叔在饭桌上,又提到了他今天上午在王府井书店看到排队购买季宇宁新书的场面。
     他又忍不住提到内地现在的稿酬的规定。
     “这样低的稿酬比例,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我算了算,如果一本书售价是不到一块钱,卖了100万本。那就是收入100万书款。
     按照香江一般的出版社的成本费用看,香江一般出版社出一本书,给作者的版税要占10%~20%,而印制的成本则是20%左右,剩下的,就是其他发行宣传运输等成本,还有利润空间。
     内地的成本费用我不太清楚,但我觉得内地出一本书,所有的成本,从印制到最终发行的成本,加起来也不会超过50%,估计能有个超过40%就差不多了。
     那剩下的百分之五六十,就都是出版社的利润了。
     一本书如果最终销售额是100万本,回收的书款,就是将近100万元。
     这100万的书款,出版社挣去了五六十万,给作者,也就是阿宁,才给他几百块钱的稿酬。这稿酬还是一次性的。根本就没有印数的分成。无论后面加印多少次,都跟作者没关系了。
     而一本书也许要写上几年的时间,这样平均下来,作者写书的收入,可能连写书收集资料的花费都不够啊。真是白白的搭上了自己的功夫。
     即便作者自己有基本工资,可是这样写书,最终实际上是赔钱的。
     这种赔钱又赔功夫的事情,最终只是赚得了一个名气。
     这以后谁还努力进行创作呢。
     这样不合理的事情,其他地方也是没有的。”
     “海宁,其实60年代国内是有印数稿酬的规定的,但仅仅施行了很短的时间。
     我那个时候还在大学里教课。
     后来连稿酬都取消了,写书发表文章是没有稿酬的。
     这稿酬取消,就一直取消了11年。
     直到去年上半年,才又重新恢复稿酬。
     虽然这个稿酬水平很低,只有50年代我们那时候写东西的稿酬的三分之一,但总归是有了一点儿子额外的收入。
     宁宁还不错,他去年下半年写了不少东西,他的收入已经比现在国内其他普通人的收入要高的多了。
     以后也许还会慢慢恢复印数稿酬,这种不合理,以后慢慢都会改过来的。
     现在啊,很多事情也在改,但就是太慢了。
     唉。”
     老爹看着海宁叔一脸的不理解和愤愤不平,也只能是最后叹一口气。
     “去年香江有15个华商组团,回内地考察,是那位庄老先生组织,并且自己带队。
     但回来以后,大家也没什么下文了。
     我私下里也问了问。
     都感觉不太好。
     其中有一点,就是在企业里大家的工作状态。
     这种工作状态就是干多干少,都是一个样,大家都是主要拿基本的工资,大家收入也都差不多。
     而且最令这些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在企业里,没有开除这一说。
     如果一个企业,就连开除一个员工都做不到,那这个企业根本就没有管理可言,那这个企业怎么能够有效率的运营呢。
     大家都是一起混日子。”
     海宁叔又接着说起另一件他理解不了的事情了。脸色更不好了。
     “海宁啊,你说的对,现在啊,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不能拉开距离。
     大家一起打发这穷日子。
     这就是公平。”
第158章 希望如此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