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鲁东大男孩郭豪惊诧的看着从阳台探出头的陆清风。
     “我就住在附近。”
     陆清风又回去拍打着棉被,虽然放寒假前就晒过放在柜子里,但这么长时间不用,还是感觉有点落灰。
     “飞哥,老张还没到?”
     郭豪放下手里的行李,也开始收拾起来。
     “他们的高铁要下午才能到。”
     宿舍剩下两人,吴勇飞和张景仪,一个徽省人,一个川渝人,离着燕京要远的多。
     “我带了不少特产,有鱿鱼丝,小黄鱼干,海苔,鱿鱼仔,你自己拿。”
     晒好被子,陆清风走进宿舍,看到郭豪把行李都打开了,把衣服什么的往衣柜里装,其中一个行李包打开,里面装的都是海产品制成的零食。
     郭豪是鲁东烟市人,濒临渤海,黄海,海产丰富。
     他也没客气,从其中拿了一袋小黄鱼干打开吃了起来。
     别说,味道真的不错。
     也不知道怎么做的,去除了头部,本来鲜嫩的鱼肉变得酥脆鲜美,连骨头都能嚼碎了吃进肚子里。
     “去乡村支教的感觉怎么样?”
     嚼着从没尝过的味道,他一边问郭豪。
     之前他拍节目的时候,在云贵山村那一期,有一位年轻的支教老师 当时宿舍几人一起看这期节目的时候,鲁东男孩说想做同样的事情。
     去年年底,陆清风捐了一笔钱,和慈善组织合作,为那边的村子修路灯,便顺带让舍友一起去那边体验乡村支教。
     “很有意义。”
     郭豪挂好手里的衣服,转身咧嘴一笑。
     “我感觉我挺适合做一名老师的,打算大学毕业会考教师证,再有这种事你和我说一声,我还想去。”
     “没问题。”
     陆清风觉得挺好的。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寻求自我价值,并为之而努力。
     有的人蹉跎大半辈子可能都找不到,能尽早树立目标是好事,就像黑夜中的灯塔,有巡游而上的方向。
     就像他自己,也是如此。
     收拾完行李后,两人去了食堂吃饭,回来的时候看到宣传栏方向有些人围在那里,便也好奇的走了过去。
     “中外文化交流。”
     新张贴的通知海报说的就是这件事。
     由文化部牵头,组织国内十二所顶尖大学,连同知名学者,教授,非遗传人和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包括,思想、宗教、文学、音乐、民俗等项目。
     这种活动,北大每年都有,只不过去年都是新生,属于熟悉校园内的阶段,还没资格参加。
     另外也是因为这种活动很早就开始拟定名额,九月入学的新生也拿不到资格。
     近几年华夏国力提升,和国外的经济交流也在不断加深。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所谓的上层建筑除了政治,还有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所以类似的文化交流也频繁发生。
     不扯远的,这种交流活动对学生来说自然也是好处多多。
    喜欢。
  

第357章 新学期开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