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 佛光乍现修罗心,慈悲一印度凡尘[1/2页]

雪中:开局截胡剑九,徐凤年哭求我别薅 乐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紫金楼前,第一回合的论道余波,如退潮般,悄然散尽。
     那片曾被陈凡闲庭信步走过的“王道疆域”,已然无踪。
     徐凤年持刀而立,身形挺拔如松。他那双桃花眸子里,第一次,褪去了所有的风流与慵懒,也沉淀了过往的杀伐与悲苦,只余下一片深邃的,宛如星空般的审视。
     他看着对面的陈凡,像是在看一个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对手。
     他明白了。
     陈凡的道,是风,是云,是捉摸不定的水。纯粹的守护之“势”,再沉重,也无法将其禁锢。
     因为风无形,云无相,水无常。
     想要困住这样的存在,不能用“墙”,而要用“规矩”。
     “春雷”刀身,在他手中,微微一转。
     刀锋依旧未曾扬起,可那自刀身上弥散开来的意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方才那一刀,是北凉三十万铁骑的战魂咆哮,是边关百万家的祈愿汇流,充满了金戈铁马的厚重与悲壮。
     那么此刻,这股意蕴,便多了一份人间烟火的温度,多了一丝儒家圣贤的法度。
     嗡——
     徐凤年再次出刀。
     这一刀,比之前更慢,更缓,却也更加……清晰。
     刀锋划破空气,竟没有带起丝毫风声。它像是一支最精准的墨笔,在天地这张巨大的画卷上,开始描摹。
     第一刀,横斩。
     一道无形的“线”,自武当山巅,向东延伸,仿佛将天空与大地,分隔开来。这是天与地的规矩。
     第二刀,竖劈。
     又一道无形的“理”,自九天云海,直落九幽黄泉,仿佛为阴与阳,定下了界限。这是生与死的规矩。
     第三刀,第四刀,第五刀……
     他的刀,一刀接着一刀,不疾不徐。
     每一刀,都像是在丈量天地,在划定秩序。刀锋所过之处,山石的纹理,云雾的流向,甚至光线的折射,都仿佛被纳入了一种严苛而又和谐的法度之中。
     他不再试图用力量去碾压陈凡,而是要用这天地间最根本的“规矩”,为陈凡那逍遥自在的道,画地为牢。
     在这片由我定义的秩序里,你,该如何逍遥?
     这,是他身为北凉王,在守护之外,领悟出的更高层次的道——为天下,立规矩!
     ……
     山腰瀑布前。
     李淳罡那抚掌大笑的动作,僵在了半空。他脸上的兴奋,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惊异所取代。
     “这……这他娘的……”
     老剑神活了一辈子,见过用剑的,用刀的,用拳的,用天地元气的。
     可他从未见过,有人用刀,来给这方天地……“立法”!
     “这小子,是要用他心中的道理,来强行扭转这天地的道理啊!”
     ……
     面对这铺天盖地而来,要将自己彻底“格式化”的秩序之刀。
     陈凡脸上的玩味,终于,化作了一抹真正的,带着几分赞许的笑意。
     他不再闪避。
     因为他知道,在这片已经被“规矩”笼罩的天地里,无论他如何闪避,都已在对方的“法度”之内。
     他只是,缓缓地,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单手,立于胸前。
     没有惊天的气势,没有骇人的杀机。他只是做了一个,佛门弟子最寻常不过的,问礼手势。
     然后,他闭上了眼。
     就在他双目闭合的刹那,他那身懒散到骨子里的气质,骤然一变!
     一圈柔和、温暖、圣洁的金色光晕,自他体内,缓缓透出。
     那光,不刺眼,不灼热,充满了祥和与宁静。光晕之中,他那身普通的青衫,仿佛化作了庄严的袈裟。他那张略带几分戏谑的脸,变得宝相庄严,眉宇间,竟透着一股俯瞰众生苦难的……慈悲。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腹黑的乐子人,那个利己的机会主义者。
     他仿佛,变成了一尊行走于人

第172章 佛光乍现修罗心,慈悲一印度凡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