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水。”
     “但问题是,我们能把水存在哪里?”
     “露天储水蒸发很严重,那我们就只有使用密闭容器了。”
     “但是我们哪里来的密闭容器?”
     “水瓶、水壶、水箱、水车?”
     “五百多号人,至少一年的旱灾,仅仅是这样的储备,完全不够我们用。”
     贾似愚对村里的物资是门儿清,张口就把村里的现状、解决办法以及新的问题说的清楚明白。
     黄觉三个异能者闭口不言。
     赵华生感叹道,“说得好啊。”
     他在他们面前算了一笔账,以每人每天一瓶矿泉水的饮水量计算,五百多人,1年365天,至少就要差不多19万个矿泉水瓶,仅仅是储存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咱们尽力去做吧。”
     赵华生是真的头疼了。
     别说找不到得到,就算找齐了储水装备,放在哪里又是一个大问题。
     “不如把水存在地底下?”黄觉挠了挠头。
     这样的话题他一般是不参与的,旁听带着耳朵是他们三个的常态,讨论完后的执行才是他们的参与部分。
     “土壤干燥会很吸水。干土里存不住水。”贾似愚说道。
     黄觉继续说,“我们在地下挖一个大坑,把水引过去,然后里面先拿火把烧一遍,再拿水泥抹一遍,这样行不行?”
     他记得老家的水缸就是拿水泥倒的模具,他以前的邻居老喜欢拿水泥缸来养莲花了。他儿子小时候总手欠去摘邻居的莲花,黄觉是见一次打一次,他儿子是打一次道歉一次,下次还敢。
     “那是抹了防水涂层的。”赵华生听完黄觉的话,解释了一句。
     这个办法也给否定了。
     “那怎么办?”黄觉两手一摊,看着赵华生。
     赵华生能怎么办?
     “尽人事听天命吧。”
     “一方面咱们在外面收集物资,关键是食物和储水容器,另一方面,地下储水室还是要挖的,三一个方面,咱们再想办法多挖几口井。到时候但凡多留下一口水,那就是可以救命的。”
     赵华生实在不喜欢这句话,尽人事听天命,不过是无能者的自我宽慰,失败者的自我赎罪。
     他更喜欢人定胜天这句话。
     可末日之后,赵华生经历了很多惨剧,父母变异,同事被咬,多少妻离子散,人人都有说不完的伤心事。
     到了此时,他竟然也说出了这么一句敷衍到让他自己都讨厌的话。
     
     宽阔无际的大海,有着无限的浪漫与惊险。
     在末日到来的那一夜。除了漂泊海上的船员们突然扑向了曾经的同伴,整片大海在那一夜,看不出任何和曾经的不同。
     风浪依旧,潮汐依旧,波涛依旧,船也依旧。
     除了船上的人之外。
     孙海洋是一个年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人,初中毕业后不耐烦学校的日程,果断落跑离家,加入了工厂打工的行列。
     没想到工厂里面更不是人待的地方,日复一日的疲惫工作,只让他感觉自己是个机器,而不再是人。
     仅仅坚持了三个月后,孙海洋再次跑路,开始了维持两年半的漂泊生涯。
     他这段时间里住过桥洞,翻过垃圾桶,捡过别人不要的矿泉水,生活的艰辛几乎都尝遍了。
     某一日,他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他睡醒之后,跑回家乡和父母道歉。看见的却是抱着婴儿的父母,他有了一个弟弟。
     他被父母放弃了。
     孙海洋回想了一下自己三年来的举动,很平静地理解了父母的选择,洗了一个澡,吃了一顿饭,睡了一夜沙发,颇为洒脱地再次揣着空空的口袋离开家乡。
     他这一次的漂泊没有持续太久。
     曾经的同学带着他上了船,说服孙海洋的理由是,海员工资很高,做上几年就能拿着一大笔钱买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学告诉他,海员苦是苦,可最适合他们这些没家的孩子。他们都是漂泊的命,注定靠不了岸。
     孙海洋确实被说服了。
     海员的工资也确实很高。
     他想好好做上几年,然后去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小城市,买个房子,娶个媳妇,再生个孩子。
     他只打算生一个孩子,好好教孩子,别学他父亲,好好在学校学习。
     命运却没有偏爱孙海洋。
     在他上船后的不久,末日来了。
     带着他上船的同学活生生变成了丧尸,要不是钱有余拉了他一把,孙海洋现在的尸骨都在丧尸肚子里。
     哦,他忘了,丧尸不吃骨头。
     应该是血肉都在丧尸肚子里。
     他就这么开始了和钱叔两个人的求生之路。
     他们拼命跑,但是变成丧尸的船员太多,或者说还是人类的船员太少,包括孙海洋在内也就他和钱有余两个人。
     他们废了很大的一番功夫把丧尸引进了海里,他们又重新爬回船上。
     从此,孙海洋和钱有余就在船上安了家。
     他们运气很不错。
     这一趟船是往国外送货物的货轮,加满了油,有很多集装箱,里面有各种物资,吃穿住行,甚至还有一辆跑车,他同学最喜欢却永远也买不起的款式。
     要是他还活着就好了。
     这辆车,就能随便他在甲板上怎么折腾。
     反正都末日了,这辆车的主人怎么也收不到这辆跑车了。
     可惜没有如果。
     钱有余不是善谈的人,往往一整天也可以一句话都不说。
     孙海洋自觉不是什么多话的人,在船上待久了,也被憋出来了个话痨的毛病。
     就算钱有余一天不回一句话,孙海洋也能拉着对方絮絮叨叨一整天。
     从幼儿园说到他的流浪生涯,除非得到回应,孙海洋能一直磨到钱有余回应他。但是真有了回应,那更不得了,孙海洋能更来劲儿了,说上一整晚都不休息。
     钱有余不胜其烦。
     “要是真想说话去电台上广播吧。这里有故事谁,你随便读。别来烦我。”
     船上的能源自然是有限的,可孙海洋烦人的劲儿头却是无限的。
     钱有余没空去想能源耗尽的事情,他只想让孙海洋别来烦他。
    喜欢。
  

第221章 准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