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拜一下国公爷而已。”
     元照闻言,脸上的疑惑更甚:镇国公府乃是朝廷勋贵,而蓝思思是江湖教派的教主,这两者之间怎么会有交集?
     看着元照满脸困惑的表情,蓝思思轻轻笑了笑,解释道:“放心吧,我对你并无恶意,今日来此祭拜,也仅仅只是因为我和国公府是故交,过来尽份心意。”
     元照心中暗自思索:难道昨晚她在莫家突然退走,就是因为认出了我,知道了我和国公府的关系?
     不等元照再多想,蓝思思便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语气平淡地说道:“我已经祭拜完了,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了,告辞。”
     说着,她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
     莫云庭望着蓝思思离去的方向,脸上满是疑惑,喃喃自语道:“真没想到,国公府竟然还和蓝教主有旧交,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事。”
     “我也不知道。”元照摇了摇头,不再纠结蓝思思的事,开始动手将带来的香烛、祭品一一摆放在墓碑前。
     这片墓地里,安葬的不仅仅只有元家的直系亲属,还有很多曾经依附于镇国公府、跟随元家征战沙场的将领,大大小小的坟包加起来,足足有几十个。
     而且看得出来,这些坟墓平日里经常有人打理,坟头上不见一根杂草,墓地周围还栽种了许多四季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显得肃穆而清净。
     与此同时,在大梁皇宫的最深处,皇后居住的长乐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哪怕是在大白天,宫门也紧紧关闭着,宫殿内部光线极其昏暗,而且与其他宫殿动辄几十上百个宫人伺候的热闹景象不同,长乐宫里只有三五个年迈的太监和宫女守着,显得格外冷清。
     自打镇国公府被抄家灭族之后,整个长乐宫就变成了这般模样,皇后虽还保有皇后的名分,却早已名存实亡。
     长乐宫的最深处,有一座小小的佛堂,此时元皇后正端坐在一座鎏金佛像前,手中握着一串佛珠,双目紧闭,口中低声默念着经文,神情肃穆而虔诚。
     而在佛像的下方,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黑色的灵位,每一个灵位上刻着的名字,赫然全是元家人的名字。
     元皇后如今已年过四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脸上和眼角布满了细密的皱纹,鬓角处还隐隐能看到几缕醒目的白发。
     她身上的装扮也极其素净,脸上不施半点粉黛,头上没有佩戴一件首饰,就连身上穿的衣裳,也只是用最普通的粗麻布制成的,与她皇后的身份格格不入。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从佛堂外传来,随即就见一个身穿浅绿色宫装的宫女,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在元皇后身边站定后,才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娘娘,太子殿下来了,此刻正在殿外等候。”
     元皇后闻言,手中拨弄佛珠的动作顿了一下,依旧闭着双眼,声音冷淡地说道:“不见!让他去吧。”
     宫女闻言,脸上露出几分难色,但也不敢违逆皇后的意思,犹豫了一瞬后,还是轻轻点头应道:“是,奴婢这就去回话。”
     她正准备转身出去通报,却见一位身穿明黄色蟒袍的年轻男子,在王公公的搀扶下,抬脚跨进了佛堂的大门。
     这男子身形消瘦,脚步虚浮,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也泛着淡淡的青紫色,一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的样子。
     “殿下,您慢些走,小心脚下!”王公公小心翼翼地扶着男子的胳膊,语气带着几分担忧,仿佛搀扶着的不是太一个人,而是一个一碰就碎的瓷娃娃。
     一进佛堂,年轻男子便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元皇后的背影上,声音带着几分嘲讽:“母后如今连见都不愿意见儿臣了,就这么厌恶儿臣?”
     原来,这年轻男子正是大梁太子——梁煜。
     元皇后听到他的声音,依旧没有睁眼,手上的佛珠却重新动了起来,口中继续默念着经文,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
     旁边的王公公看了看元皇后冷漠的背影,又看了看梁煜苍白而带着怒意的脸,连忙上前打圆场:“哎呦,我的殿下啊,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娘娘怎么会厌恶您呢?娘娘是担心您的身体,怕您在东宫和长乐宫之间来回奔波,累着了身子啊!”
     梁煜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她是不是真的担心我,我心里清楚得很,就不劳王公公您替她辩解了。”
     王公公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元皇后的声音打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元皇后终于开口了,声音依旧冷淡,没有丝毫起伏:“小喜子、书玉,你们下去吧。”
     “喏~”王公公和名叫书玉的宫女闻言,不敢多留,连忙躬身应下,随后便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小佛堂。
     佛堂里只剩下母子二人,元皇后才缓缓睁开双眼,声音依旧冷淡:
     “既然身体不好,就该在东宫好好休息,没事不要到处乱跑。”
     梁煜闻言,脸上的嘲讽之意更浓,语气也带着几分怨气:“母后竟然还会关心我的身体?我还以为你巴不得我早早死了才好。”
     “你若是不想好好说话,现在就出去。”元皇后的声音依旧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
     可正是这份平静,让梁煜心中的怒意更甚。他胸口剧烈起伏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显然是气得不轻。
     随后,他猛地大步走到香案前,抬手一挥,将香案上摆放的灵位全部扫落在地,“哗啦”一声,灵位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母后何必如此假惺惺地在此悼念舅舅一家,您不觉得自己很虚伪吗?”梁煜的声音带着极致的讥讽,目光死死盯着元皇后。
     元皇后看着散落一地的灵位,手指攥紧了佛珠,指节微微泛白,却依旧默不作声,只是缓缓俯身,伸手去捡那些灵位。
     梁煜见状,上前一步,一脚踩在灵位旁,阻止了她的动作。
     “以您的能力,当年若想从父皇手下救下舅舅一家,并非不可能!可您没有!
     让我猜猜是为什么!您是不是怕暴露自己的底牌?
     即便不是亲生,可那是和您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还有您的侄子、侄女……您竟能忍心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如今又在这装模作样祭拜,您是想做给谁看?我?妹妹?还是做给父皇、文武百官,甚至天下百姓看?”
     “够了!!”元皇后终于忍不住,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许久的怒意,“杀害你舅舅一家的是你父皇,不是我!你有本事就去质问你父皇,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我大吼大叫?”
     “我是没资格。”梁煜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自嘲,“我从出生起,不过就是你和父皇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我当然没资格!”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狠狠刺中了元皇后,她的身体晃了晃,脸色又苍白了几分。
     可还没等她开口,梁煜突然捂住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身体都蜷缩了起来。
     不多时,他缓缓松开手,掌心赫然沾着一抹刺目的鲜红。
     他看着掌心的血迹,脸上没有丝毫惊讶,仿佛早已习惯了这般景象。
     梁煜从袖中掏出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掉掌心的血迹,动作间带着一种病态的平静。
     擦干净后,他将手帕收回袖中,抬头看向元皇后,语气冰冷:“有本事,母后就一辈子待在这小佛堂里,躲在这些灵位后面!我倒要看看,你能躲到什么时候,能装到什么时候!”
     说罢,他不再看元皇后一眼,扶着一旁的香案,摇摇晃晃地转身,一步一步朝着佛堂外走去。
     每走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单薄孤寂。
     佛堂内,元皇后僵在原地,看着梁煜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着散落一地的灵位,愣神片刻之后,她的眼神愈发冰冷,随即弯腰将灵位一一捡起,重新整齐地摆放好。
     而佛堂外,梁煜刚走出长乐宫,便再也支撑不住,靠在廊柱上大口喘着气。
     守在宫外的宫人连忙上前搀扶,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缓了片刻后,才对宫人说:“备轿,回东宫。”
     宫人们不敢耽搁,连忙抬来轿辇。
     梁煜被搀扶着坐上轿辇,轿辇缓缓启动,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路过御花园时,他突然开口:“停。”
     轿辇停下,梁煜扶着宫人的手,慢慢走了下来。
     随后他独自走进一片假山,找了个背阴的角落坐下,抬头望着被假山圈出的一小片天空,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清脆的女声突然响起:“太子哥哥!”
     梁煜回过神,循声望去,只见安宁公主提着裙摆,快步朝他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你怎么来了?”看到安宁公主,梁煜脸上的冰冷褪去几分,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
     “王公公去找地的我,他说你从长乐宫出来后脸色不好。”安宁公主走到他身边,蹲下身坐到他旁边。
     “我没事。”梁煜笑着摇摇头。
     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安宁公主语气带着心疼,“太子哥哥,你是不是又和母后吵架了?”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梁煜无奈地说道。
     “我才不是小孩子呢!”安宁公主反驳,片刻之后她又难过的说道,“太子哥哥,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也不能总这么自己跟自己置气,你的身体会受不了的。”
     从前梁煜的身体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只是一直郁结于心,身体才渐渐垮了。
     梁煜抬手,轻轻摸了摸安宁公主的头,声音柔和:“傻丫头,有些事……你不懂。”
     “我不懂你可以跟我说啊!”安宁公主皱起眉头,眼眶微微泛红,“我已经长大了,能够帮到太子哥哥的!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你要是出了事,嫂嫂怎么办?刚出生的小侄儿又怎么办?”
     看着安宁公主担忧的模样,梁煜心中一暖,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安慰:“好,哥哥答应你,会好好保重身体的,别瞎担心了。”
     “真的?”安宁公主抬起头。
     “真的。”梁煜点点头,语气柔和。
     听到这话,安宁公主脸上才露出笑容,她站起身,拉着梁煜的手:“那咱们快回去吧,在外面待久了,你身体会受不住的。”
     梁煜看着安宁公主纯真的笑脸,心中的阴霾散去不少。
     他站起身,任由安宁公主拉着自己,一步步朝着轿辇走去。
    喜欢。
  

第159章 太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