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道:“横屿岛不过一座小岛,即便倭寇用了什么手段藏有伏兵,最多也只能容纳几百人,我们一万大军全力进攻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此岛,绝对不会影响到对付后续那两万倭寇的!”
赵文华道:“不行!我方才观察过那横屿岛的登岛小路,道路崎岖狭窄、两边皆是大海悬崖,乃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险关。
倭寇此时一定已经扼守住了登岛入口。我们便有再多的人,没有地利、士兵们不能铺开,一样很难在短时间内攻进去救人!
戚将军此用兵方略太过冒险!本官身为监军、有责任为陛下、为朝廷、为将士们的生命负责,绝不能因小失大!”
戚继光惊道:“因小失大?难道您的意思是我们要对俞总兵他们见死不救吗!”
赵文华一脸正色道:“俞总兵和军师等人是何等人物,长生少侠和沈大人是何样英雄,他们福大命大、多抵挡一会不会有事的。
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先对付这两万倭寇大军,只要能把这些乱贼尽数歼灭,什么汪直、徐海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充其量就是个武功高强的盗匪而已,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现在我们着急登岛,这两万倭寇又何尝不是以横屿岛为目标呢,这正是围点打援的绝好时机!
此番倭寇倾巢而出,只要咱们按兵不动、藏在林墩这片密林之中守株待兔,把所有军队用于歼灭来援倭寇、毕其功于一役!从此天下安定再无倭患!
这可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大方略,几个人的性命和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孰轻孰重、将军难道不知?”
戚继光大为震惊,他厉声道:“监军大人,作战方略是我与俞总兵和军师早就已经商议好的,现在就算情况有变,末将也有信心两难两顾。
这数万倭寇虽然势大,可即便我们将其全部歼灭,然倭首不除、倭寇便会源源不断汇集部众。台州一战汪直损失五六千人,可这么短的时间他便又集合了四万人!
末将请求先率军攻下横屿岛,然后再返回林墩围伏倭寇援军。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如果因为末将的用兵方略致使倭寇主力逃窜,戚继光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向朝廷请罪,革职削爵、流放斩首我都毫无怨言!”
赵文华道:“你这说的哪里话!大敌当前你岂能感情用事,若倭寇剿灭不成便是诛你满门又能弥补朝廷、弥补天下的损失吗!
我的戚将军呀,凡事都要懂得变通。现在是天赐良机于你,你岂能不知珍惜!”
赵文华上前压低声音对戚继光道:“现在俞家军全都在你的手上,只要你扣住他们、不分兵两广,统帅两军全歼倭寇,那是何等的功劳啊!
俞总兵嘛本事大得很,但若是他不在了,军中还有何人能是你敌手,这天下第一名将舍你其谁!
到时候拜将封侯自不用说,平定倭乱那更是千古留名!戚将军,这等机会人一生能有几回啊!
阁老
第三十八章 敢诛帝臣怯何妨(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