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日子像上了发条般飞快地转动。
     南方的阳光炽烈,雨水充沛,就像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的机会。
     思安和守业已经完全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梁毅和安敏总不能继续在这里和李红梅他们家挤着。
     所以两口子抽空去看了房子,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
     房租很优惠,房东也很面善。
     安敏的翻译服务社很快就不再是杂货店门口的一张桌子了。
     随着口碑的积累,找她的苏联、甚至东欧的客商越来越多。
     她租下了一个临街的小小门面,挂上了更正规的牌子:安达商务咨询服务中心。
     安取自她的名字,达取意通达、达成,寓意清晰。
     她甚至雇了一个刚毕业会点英语的小姑娘帮忙接电话、整理文件。
     她的角色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翻译。
     她成了采购代理、品质顾问、信用担保人。
     她熟悉哪些厂子的服装针脚密实,哪些电子厂的产品故障率低,哪些老板信誉好能按时交货。
     苏联客商信任她,因为她的专业和公正。
     国内的厂家也愿意给她更优惠的价格,因为她带来的订单稳定且结款利落。
     她甚至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客商的需求,将梁毅厂里新开发的物美价廉的产品推荐出去。
     空间里的东西,被她零星地变现,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些资金,成了她扩大业务、以及家庭应急的坚实后盾。
     梁毅在电子分厂更是如鱼得水。
     他不仅是技术权威,更在张建国的支持下,开始推行更现代的生产管理方式。
     他重新规划了生产线流程,引入了更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工人的效率和产品的良品率都大幅提升。
     张建国几乎把整个厂子的生产和技术都交给了他,自己则全力在外开拓市场,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梁毅的职位也悄然变成了生产副厂长,工资加分红,收入相当可观。
     这天晚上,孩子睡了之后,安敏在灯下核算着这个月的收支,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梁毅给她倒了杯水,坐在旁边。
     “看来这个月收入又涨了不少。”
     梁毅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笑道。
     “嗯,接了两个大单,带着跑了小半个月。”
     安敏揉了揉脖颈:“不过,红梅今天跟我提了个新想法。”
     “哦?她又有什么点子了?”
     “她说,现在来的苏联人,不只是买成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生产设备感兴趣了。”
     “有些轻工机械、小型的注塑机什么的,他们那边急缺,问我们有没有门路。”
     梁毅沉吟了一下:“这倒是个新路子,设备这东西价值高,利润空间更大,但牵扯也多,更复杂,得懂行才行。”
     安敏点头:“我也这么想,不过,这确实是个方向。”
     “你在工业圈子里认识的人多,能不能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那些想要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有旧设备处理的厂子?”
     “没问题。”
     梁毅立刻应承下来:“我明天就去打听,我们厂里前两年淘汰的那批旧设备,好像还堆在仓库

第175章 新厂落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