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指尖还残存着符文核心震颤的余波,那道轮廓在黑暗中缓缓转头的动作仿佛凝固在她视网膜深处。她没有后退,也没有向前,只是将掌心贴在石壁边缘,借着岩层微弱的传导感确认脚下这片空间的真实。空气里浮动的能量不再仅仅是试探,而是开始形成某种规律性的压迫,像潮水般一阵阵涌来,每一次起伏都像有无形的手按压在胸口,呼吸随之变得滞重。
她的指节微微泛白,贴着岩壁的手掌感受到一丝极其细微的震颤——那是地脉深处传来的低频波动,如同远古巨兽在沉眠中翻身。这波动与刚才那道轮廓出现时的频率完全一致,只是更沉、更深,像是从地心抽丝般拉出的一根线,缠绕在她神经末梢上。
她闭了闭眼,太阳穴仍在隐隐抽动,三次极限开启“心灵洞察之镜”的后遗症尚未退去。每一次开启,都像把灵魂剖开一层,任由外界的精神乱流冲刷。前三次使用间隔不足半刻钟,已是常人无法承受的极限。此刻,她脑中仍有细碎的幻听回荡,像是无数人低语,又像风穿过枯骨的呜咽。但她不能等。时间不会为谁停留,尤其在这座埋葬了七代封印师骸骨的试炼之塔里,迟疑一秒,就可能让整支队伍陷入死局。
她深吸一口气,将符文核心抵在眉心。那枚由千年寒髓与陨星铁熔铸而成的核心触感冰凉,却在接触皮肤的瞬间泛起灼热,仿佛有火种在内部苏醒。银纹自手臂蔓延而上,沿着额角爬行,像是活物般在皮下蜿蜒。那些纹路并非单纯的能量流,而是血脉与意志交融后具象化的印记——每一道都记录着她曾经历的生死抉择。
那股频率终于稳了下来,如同钟摆校准了节奏。她睁开眼,目光直直投向空中那道静止的轮廓。
它悬浮在离地三尺处,身形模糊,轮廓由无数细碎光点拼接而成,仿佛随时会溃散,却又带着某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它没有五官,但林晚能“感觉”到它在注视自己。那种注视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而是精神层面的穿透,像是有人用冰冷的手指拨开她的意识屏障,窥探最深处的记忆。
凝视持续不到两秒,她便启动了能力。
灰白视野瞬间铺展,世界在她眼中褪去色彩,只剩下能量流动的轨迹与思维波动的涟漪。这是“心灵洞察之镜”的真正形态——超越五感的感知领域。可就在她试图锁定对方精神源点的刹那,对方双眼位置却未浮现任何思绪流,只有一面扭曲的镜面浮现于虚空中。
镜中是她自己。
面容苍白,左颊浮现出蛛网般的黑纹,正缓缓爬向脖颈。那黑纹她认得——是“蚀魂咒”的侵蚀征兆,前世最后时刻,她在破碎的青铜镜中见过一次。那时她跪在祭坛前,血从七窍中渗出,意识被一点点啃噬,直到连痛觉都消失。而此刻,镜中的“她”竟在动,嘴角缓缓扬起,无声地笑了。
林晚立刻切断连接,神经如遭电击般一颤,但她呼吸未乱,瞳孔收缩的幅度也被强行压下。她知道,这不是真实,而是精神投影的反噬陷阱。真正的敌人不会现身,只会用你最恐惧的东西,逼你自我崩溃。
幻象。不是实体,也不是敌人本尊。而是试炼的投影,用最深的恐惧反照人心。
她缓缓收回手,指腹抹过眉骨,将一缕滑落的血迹擦去。那血是从额角渗出的,银纹过载时对血管的轻微撕裂。她没有看伤口,只是将血迹在指尖碾开,然后轻轻按在唇边。这是封印师的古老仪式——以血为誓,提醒自己:痛觉尚存,便未堕入虚妄。
身后的队员依旧沉默,没有人开口,也没有人靠近。七个人呈扇形列于她身后五步之外,各自握紧武器或法器,呼吸节奏被刻意压低。他们知道,此刻的林晚不是队长,而是“门扉之钥”——唯有她能解读符文、破解封印、抵御精神侵蚀。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她做出判断。
苏悦站在最前,手指紧扣着一枚青铜铃铛,那是她家族传承的“清心铃”,能在精神攻击中维持神志清明。她脸色发白,额角沁出冷汗,显然刚才的投影也对她造成了冲击。但她的眼神清明,没有一丝动摇。林晚知道,她能撑住。
前方三步处,一道石门悄然浮现于黑暗之中。
它不像通道两侧的岩壁那般粗糙,而是由整块黑曜石雕成,表面浮刻着不断流转的符文。那些光纹每隔三秒便重组一次,轨迹错乱,如同被风吹散的星图,却隐隐透出某种熟悉的韵律——那是“七脉封印阵”的残响,只是被刻意打乱了顺序,像是有人故意将乐谱撕碎后重新拼接。
林晚走近两步,脚步轻得几乎不惊动空气。她将符文核心轻按在门心。那一瞬,她的血脉立刻有了反应。银纹自掌心炸开,顺着小臂急速上行,带来一阵刺麻,仿佛有千万根细针在血管中穿行。她闭眼感知,那股能量流向并非随机,而是以逆向推演的方式重构“七脉封印阵”的逻辑——第七脉为引,前三脉为锁,后四脉为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解封的钥匙,也是陷阱的引信。
她知道,若按常规方式注入能量,门会开启,但同时会激活埋藏在地脉中的“反噬咒印”,将整支队伍的精神力抽干,化为养料供试炼之塔复苏。她必须找到真正的“节点”,用血为引,以痛为锚,逆向破解。
她抬起右手,用指尖在门面划出一道血痕,精准落在第七脉节点的虚位上。银纹随
第670章 力量召唤破迷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