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礼,根据职称和关系远近,关系好的熊光明回的都是上好的大米白面,有见多识广的,比如李怀德,一看这是。。。34号里面出来的食材啊!
     (东安门大街34号是四九城食品供应站,属于高级干部特供,对外称四九城饭店招待所,特需待遇干部特供的标准,是依照每人的权位高低,官职大小,级别不同而不同。明确规定,除按照北京市的居民定量供应之外,每户每天再供应鲜肉1斤,每月供应鸡蛋6斤、白糖2斤、甲级香烟2条、食油、果蔬等适量。)
     虽然灾年,但对于熊家和桑家来说还相对好一些,国家同时对高级知识分子、17级以上干部及重体力劳动者给予肉蛋、黄豆等特需补助。
     老熊是16级,熊光明已经提成处长14级,桑老蔫13级,桑母也是13级,桑家那几个小子更别说了,彪哥混的最惨熊光明给他弄了个副科长18级,再往上费劲了。
     当了科长就算掌管一方势力了,这个坎跳不过去,就彪哥这口条实在是没招,总不能讲点事汇报点上级精神,或者开会时候半天也说不完吧,只能等熊光明再进一步然后再安排彪哥了。
     年底众人大采购,一年了谁不想过个好年,可市场上真买不到东西,肉摊每天半夜过去排队才能买到。
     趁着过年这些日子,一些小的鸽子市遍地开花,国家暂时睁一眼闭一眼没搭理,只是暗中盯住那些倒腾粮食的。
     院里众人也是各显神通,谁也别说谁,要不真买不到东西,贾东旭排了半宿队买了两斤肉回来,冻的病了三天,给易中海心疼坏了,想招从苏联好大哥那里弄来几斤牛肉还有不少香肠,可给院里众人羡慕坏了,本事太大了,牛肉啊这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是易中海拿一个民国高仿的明万历掐丝珐琅缠枝灵芝纹花口盘换来的,为什么熊光明知道的这么清楚,是有一天杰公子相邀体察民情。
     俩人兜兜转转的熊光明看见易中海跟郑老爷子小声商量什么,熊光明凑到附近偷摸听了听。
     郑老爷子现在越装越像,都会讲故事了,一嘴的保定话也不知道从哪学的,愣忽悠易中海他是李莲英亲侄子。
     熊光明心想李莲英不是河间人吗?回头得跟郑老爷子说说,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易中海费尽口舌,花了50块钱外带几斤粮票买走了万历年的掐丝珐琅盘,郑老爷子用大斌3块钱收来的假货血挣47,行了,这月指标完成!
     为什么3块钱能收过来,因为卖家知道这玩意是假的,正经地方不收,他又不会做旧外面也卖不出去。
     最后易中海从苏联人那里扣出来多少钱熊光明就不知道了,估计少不了,RMB他们也花不出去,不知道买什么。
     他们看上的都得在对外商店花卢布,一点不比在苏联卖的便宜,这苏联工程师还算有点爱好的,其他的不知道攒了多少RMB了,大部分都是买丝绸跟酒了。
     伊万这小子自从被自达道长征服后,成了中医的忠实粉丝,尤其钟爱泡酒,家里各种补酒泡了三十多坛子了,泡的时候挺高兴,结果发现泡多了,又舍不得给别人喝,发愁怎么运回国内。
     苏联人对于财富的定义除了奢侈品之外,剩下的就是酒。谁家酒多,那代表着底蕴,财富,豪横的象征。
     他们住房也不紧张,从不羡慕谁家住的有多好,除非你家有庄园,被布尔什维克改造后的苏联现在也没有这玩意,那都是国家级高官才敢显摆的。
    喜欢。
  

第431章 都是有本事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