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把这些山货当礼物送出去,能给林大哥多结些善缘。
秦淮茹本就机灵,想通这层后当即拎起只山鸡,往聋老太太屋里去。
此刻的秦淮茹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这年头已是适婚年纪。
农村长大的她更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
所以打定主意送礼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院里最有威望的老太太。
聋老太太这会儿还不算老眼昏花。
对这个刚从乡下来的丫头,她很是喜欢。
尤其听说这是林青山未过门的媳妇,更是热情非常。
平日里林青山就常来照应她。
有一回还说往后要给她养老送终。
逗得老太太笑得露出仅剩的几颗牙。
当然在她看来,林青山和傻柱、许大茂一样。
都是些不懂事的毛头小子,当时也没往心里去。
可自从林青山爹娘走后,这孩子终日闷闷不乐。
老太太还担心他会从此变得孤僻。
幸好如今林青山重新振作,都要娶媳妇了。
所以当秦淮茹送来山货时,老太太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讲起林青山儿时的趣事。
那孩子调皮得很,从前总跟傻柱干仗,经常把旁边看热闹的大茂都给打哭了。老太太提起这些事,自己先笑得直不起腰来。秦淮茹真怕她笑背过气去。
临走时,老太太硬塞给她几张粮票。秦淮茹慌忙推辞:这可不能收,林大哥说过,您的钱都是一分一厘攒的。要是知道我拿了您的票,非揍死我不可。
老太太闻言笑得更欢了:他敢打你,你就来告诉我。老太婆这把骨头,教训那臭小子还是够用的。说着又把粮票往她怀里塞。
秦淮茹接过粮票,趁老太太不注意,悄悄放回她衣兜里,转身就跑。老太太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笑得慈祥:这身段一看就好生养。幸亏青山把她抢来了,要是给了贾家...那可真是造孽。手往兜里一摸,发现粮票又回来了。这丫头...罢了,往后多照顾些。
回到家,秦淮茹拍着胸口直喘:城里人也太大方了,那粮票够咱家吃一礼拜呢。虽没收下,她心里却暖融融的——林大哥家底厚实,犯不着贪这点便宜。
确实,林青山囤的米粮多得离谱,够秦淮茹吃三四个月。她收拾好心情,拎着山鸡往二大爷家去。
刘海中没想到新来的姑娘会登门送礼,摆出官架子道:秦同志,咱们大院最讲究团结...你不送东西,我们也不会...
秦淮茹抿嘴一笑,心想林大哥说得真准,这二大爷果然是个官迷,话术比一大爷差远了。刘家两个孩子盯着山鸡直咽口水,二大妈赶忙出来打圆场。
“秦姑娘,你安心吧。咱们院里的街坊都挺和善,往后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招呼一声。”
寒暄几句后,秦淮茹刚走出几步,身后刘家便传来呵斥声。
“小兔崽子,几片肉就把你们馋成这样!这肉得留着慢慢吃……”
秦淮茹抿嘴轻笑,这二大爷在外摆架子,在家对自家人也端着长辈派头。
她接着前往易中海家拜访,照例带了一只山鸡。
易中海态度淡淡的,一大妈却格外热络。临别时,一大妈悄悄拉住她,朝对门贾家努嘴:
“往后尽量别跟他家起冲突,那婆娘可不是好相与的。”
道谢后,秦淮茹转身离去。屋里易中海正吩咐老伴:“山鸡留半只,另一半我拿去打点。”
“往钢厂送?老头子,你这是要挪窝?”一大妈心里明镜似的。
“未雨绸缪罢了,万一厂里有变动……”易中海显然在铺后路。
转到三大爷家门前,秦淮茹手里仍是那只山鸡。阎埠贵瞥见礼物,顿时眉开眼笑:“林家大媳妇来啦,快请进!”
这过分殷切的姿态让秦淮茹浑身不自在。她连忙解释:“林大哥让我捎点儿心意,您别见外……”
三大妈一把挤开丈夫:“杵着干啥?给客人沏茶去!”边说边亲热地挽住秦淮茹。
待阎家孩子端茶时,山鸡早已悬在厨房梁上。阎埠贵暗自盘算:“林家媳妇阔气,往后得多走动。”三大妈则压低声音:“贾家那老婆子专爱折腾人,幸亏你跟了青山……”
听着这些体己话,秦淮茹脸色发白,愈发庆幸自己的选择。
接到傻柱捎的信儿,林青山当天便赶回了院子。
瞧着秦淮茹将屋里收拾得窗明几净,处处透着暖融融的生活气息,林青山不禁双眸放光。
啧啧,到底是有媳妇的人家,整个屋子都跟着鲜亮起来了。
听着丈夫的夸赞,秦淮茹耳尖都羞红了。
还未回神,身子忽地腾空而起,惊得她轻呼出声。
林青山抱着她在堂屋里转了两圈,抬脚就把房门踢上了。
秦淮茹睁圆了杏眼,眼见男人凑近,温热的唇便压了下来。
她浑身酥软,由着他在唇齿
第568章 吓得我心都跳出来了[1/2页]